[发明专利]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及便携式野外饮用水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7390.7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静;王红飞;刘福杰;范立东;程璐;刘欢;赵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科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C02F1/72;C02F1/6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饮用 水净化 方法 便携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野外应用的饮用水净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饮用水净化技术通常包括氯化物消毒、反渗透、离子交换法及等离子体处理四大类。
加氯化物消毒技术虽然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会产生有致癌作用的有机氯衍生物,消毒效率不高,且处理后存在异味,净化后的饮用水卫生质量差,不能有效解决野外用水的净化问题;
反渗透技术所需滤芯需经常更换,且由于需要加压使用,流量小,效率低下,野外应用不便;
离子交换法需要通过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来进行净化,除设备复杂性高、体积较大外,同样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工作,不利于野外应用;
等离子体虽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饮用水净化处理新兴技术,但由于其电力消耗相对较多,在考虑便携条件的基础上,目前常用的铅酸电池及锂电池均存在无法长时间工作及环境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无法在野外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等离子体净化水技术体积庞大、无法长时间工作以及环境适应性不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野外饮用水净化装置,其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野外饮用水净化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净化水进行高速循环;
2】利用水循环所产生的负压将等离子体吸入并与水待净化水形成高速气液混合射流。
一种便携式野外饮用水净化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电池、控制单元、等离子体发生单元、文丘里混合器、循环泵以及水槽,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包括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等离子发生片以及等离子放电腔,所述等离子放电腔固定在安装板上且将等离子发生片罩于等离子放电腔内,所述等离子发生片上设置有放电电极,所述等离子放电腔上设置有进气孔与出气孔,
所述文丘里混合器包括文丘里管道以及设置在文丘里管道上的喉道,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等离子发生体单元以及循环泵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池用于为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及控制单元供电,
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出气口与文丘里管道的喉道连通,所述文丘里管道的出口与水槽连接,
所述水槽通过循环泵与文丘里管道的入口连接。
上述电池为镁基电池。
上述饮用水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板另一面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为栅状散热器。
上述文丘里管道的入口与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出气孔之间设置有止逆阀。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微型循环泵将水槽内的水抽出通过文丘里管重新返回水槽,循环水在通过文丘里管道中的喉道时产生负压,并将等离子体从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吸入,等离子体在文丘里管道的出口处形成高速气液混合射流,等离子体直接作用于需净化的水,少量可溶于水中,与水中有机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起到快速消毒、杀菌、脱色的作用,无二次污染;
2、本发明的水槽可以是除橡胶之外任意形式的饮用水储水器具,应用时只需将文丘里管的出口和微型循环泵的吸水管置入水中即可,既避免本装置因储水槽增加的体积和重量,又方便易用。
3、本发明通过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分别控制等离子体发生单元和循环水泵的工作时间和开启顺序,操作使用简单。
4、本发明的电池采用镁基电池成本低、结构简单、装置轻巧、适合野外随身携带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饮用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等离子体发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等离子发生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镁基电池,2-等离子发生单元,3-控制单元,6-止逆阀,7-文丘里混合器,8-循环泵,9-水槽,11-散热器,12-等离子体发生片,13-放电电极,20-等离子体放电腔,21-进气孔,22-出气孔,70-入口,71-文丘里管,72-喉道,73-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了在野外取用电困难的条件下采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消毒的问题,避免了加药消毒异味过大及其它技术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镁基电池、控制单元、等离子体发生单元、文丘里混合器、循环泵及水槽六部分组成,循环泵为微型循环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科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科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