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用涡旋平行流逆流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7083.9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2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根平;熊树生;吴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F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调用 涡旋 平行 逆流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行流式的涡旋逆流蒸发器。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蒸发器是汽车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蒸发器的设计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性能,并影响整车的紧凑型。目前汽车空调用的蒸发器种类很多,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层叠式、平行流式等。早期的汽车空调蒸发器一般均为管片式结构,再发展为管带式结构,直至目前主流的平行流式甚至层叠平行流式的蒸发器。
随着汽车工业及汽车空调行业的发展,汽车空调蒸发器正向着高换热效率、绿色环保、小型节能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蒸发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主流的平行流式蒸发器采用矩形结构,包括并列布置的多个直扁管,各个直扁管之间以褶皱状翅片间隔,直扁管的制冷剂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集流管,存在的不足是:矩形结构占用面积大,特别是多个直扁管叠置的层叠式平行流,更是增加了厚度,这对于小型汽车的布置是极为不利的;再者,平行流蒸发器采用的直扁管,某些恶劣条件下易膨胀或振动变形,影响制冷剂的流通;再次,对于直扁管而言,制冷剂行程短,制冷效率不够高,而某些工作环境下的车辆制冷需求大,对制冷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另外,褶皱状翅片生产工艺复杂,钎焊难度高,扁管、集流管、翅片之间多采用人工组装,组装难度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恶劣条件下不易因受力、振动、热胀等原因变形而影响流道截面、制冷剂流通顺畅、制冷剂行程显著增大、制冷效率提高、加工难度大幅降低的汽车空调用涡旋平行流逆流蒸发器。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汽车空调用涡旋平行流逆流蒸发器,包括多个并行布置的呈旋涡状延伸的涡旋型扁管,各个涡旋型扁管之间以翅片间隔,涡旋型扁管内腔形成制冷剂流道,单个涡旋型扁管的相邻旋涡层与两侧翅片之间密封连接,构成与制冷剂换热的载冷剂流道,各制冷剂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相互连通,各载冷剂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相互连通,制冷剂流道内的制冷剂和载冷剂流道内的载冷剂逆向流动。
进一步,所述涡旋型扁管的最外端布置有与各制冷剂流道的出口连通的第一集流管,所述涡旋型扁管的中心布置有与各制冷剂流道的进口连通的第二集流管。
进一步,所述蒸发器还包括圆筒型壳体,圆筒型壳体内侧设置有与翅片连接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的翅片为平面薄环翅片,平面薄环翅片的中心穿设有所述第二集流管。
更进一步,所述圆筒型壳体上设置有与各载冷剂流道的进口连通的进气槽。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在于:设计汽车空调用涡旋平行流逆流蒸发器,该蒸发器采用呈旋涡状延伸的涡旋型扁管,相对于采用层叠式直扁管,采用涡旋型扁管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整体尺寸大为缩小,相同长度的圆筒形蒸发器较矩形蒸发器更容易布置在小型车前厢靠近驾驶室侧;从换热角度考虑,由于涡旋型扁管相对于同样高度的直扁管等效长度大大增加,因此涡旋型扁管内腔形成涡旋型的制冷剂流道长度增加,制冷剂行程显著增长,换热路径增长,换热效率提高;而制冷剂流道内的制冷剂和载冷剂流道内的载冷剂的逆向对流,又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其次,涡旋型扁管可由目前主流平行流蒸发器的直扁管弯曲而成,制造简单,同时涡旋结构较平直扁管强度增加,恶劣工作条件下也更不容易因受力、振动、热胀等原因而变形,不会因此影响流道截面进而影响制冷剂流通的顺畅性;此外,平面薄环翅片代替了褶皱状翅片,简化了生产工艺,钎焊难度降低,扁管、集流管、翅片之间易于实现自动化组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2)恶劣条件下不易因受力、振动、热胀等原因变形而影响流道截面、制冷剂流通顺畅;(3)制冷剂行程显著增大、制冷效率提高;(4)生产工艺简化、加工难度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涡旋型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制冷剂流道和载冷剂流道的流体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吸力组合刀架
- 下一篇:分体太阳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