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弹出插头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6823.7 | 申请日: | 201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明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5 | 分类号: | H01R13/635;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9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出 插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插头,当电插头在拔出时可以避免触电带来的伤害。此电插头具有反作用力顶杆弹出装置,它是由压缩弹簧套在反作用力顶杆上形成的。此装置嵌入插头的内部并位于电插头接触片(两片或多片)的中心位置,当电插头需要拔出时,只需按下插头上的触发装置,那么插头内的反作用力顶杆的一端就会弹出插头的壳体且将插头弹出插座。此技术广泛使用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大的避免了触电的可能,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电插头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插座为了避免插头的接触片与插座内的接触簧片接触不良而产生过热和电流变大导致的电插头和电插座烧毁的现象。在制造插座时会将插座内的接触簧片之间的缝隙设计的非常小,当插头的接触片插入插座时会被插座内的接触簧片牢牢的夹住。当电插头使用完毕需要拔出时,操作者就会很用力去拔插头,这时用力过大手上的动作不规范就会有触电的危险。
本发明针对此问题,对插头的设计结构进行了改变。在插头的内部嵌入了反作用力顶杆弹出装置并位于接触片(两片或多片)的中心位置。此反作用力顶杆弹出装置是将压缩弹簧套在反作用顶杆上构成。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只需按下触发按钮,插头内的反作用力顶杆的一端会被弹出壳体,顶杆与插座的表面接触后形成反作用力从而将插头弹出,避免了人们在拔插头时带来的触电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插头在拔出插座时带来的人体触电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当压缩弹簧套在反作用力顶杆上从而形成反作用力顶杆弹出装置且安装于两个接触片或者多个接触片的中心位置。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只需按下触发按钮,这时存在于插头内的反作用力顶杆被释放后与插座之间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插头弹出。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弹出插头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了反作用力顶杆的结构;
图2显示了触发按钮的结构;
图3显示了从主视图看反作用力顶杆被释放时在壳体内的结构位置;
图4显示了从主视图看反作用力顶杆被顶入壳体时的结构位置;
图5显示了从右视图看反作用力顶杆进入壳体后的结构运动;
图6显示了从右视图看反作用力顶杆被释放时壳体内部的结构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指出了反作用力顶杆的构成是由齿条1和托板2。同时,也指出了它们所处的位置。齿条位于作用力顶杆的中部以上,两条齿条呈背靠背排列,且构成齿条的齿牙的数量及大小形状也相同。托板2位于反作用力顶杆的中下部。
图2指出了触发按钮是由按压头3和支柱4构成。其中按压头3上有两个相同尺寸且左右位置均等的螺丝通孔5。同时,也指出了它们所处的位置。按压头3位于触发按钮的上部位置,支柱4位于触发按钮的下部位置。
图3指出了从主视图看反作用力顶杆被释放时在壳体内的结构位置。通过压缩弹簧8和反作用力顶杆上的托板2形成的反作用力弹出装置将反作用力顶杆的一端弹出壳体6。同时也指出了反作用力顶杆位于插头的两个接触片7的中心位置。
图4指出了从主视图看反作用力顶杆被顶入壳体时的结构位置。反作用力顶杆的一端通过与插座的表面进行接触后被顶入壳体6。此时插头的接触片已经完全进入插座。由于受到反作用力顶杆的托板2向上的运动,压缩弹簧8被压缩在壳体6内。
图5指出了从右视图看反作用力顶杆进入壳体后的结构运动。其中连动装置由反作用力顶杆上部的齿条1和两边的齿轮11互相咬合构成。制动装置由拉力弹簧12向下拉动制动卡子13的一端,制动卡子13的另一端被限位档块14挡住构成。触发装置通过螺丝9将按压头3安装在外壳6上和压缩弹簧10套在支柱4上构成。当反作用力顶杆与插座的表面进行接触后,反作用力顶杆被顶入壳体6内。此时,反作用力顶杆上部的齿条1带动齿轮11转动,当反作用力顶杆完全进入壳体6后,制动卡子13的一端卡入齿轮11,同时制动卡子13的另一端也受力动作并被限位档块14挡住。此时,反作用力顶杆图1被卡在外壳6里。同时插头完全插入插座。
图6指出了从右视图看反作用力顶杆被释放时壳体内部的结构运动。当触发按钮的按压头3沿着起导向作用的螺丝9被压下时,压缩弹簧10被压缩,使支柱4向下运动并压下制动卡子13的一端,由此制动卡子13的另一端被抬起并压离被卡住的齿轮11,此时齿轮11被完全释放并使受压的压缩弹簧8回弹后将反作用力顶杆图1的一端弹出壳体6。同时插头也被弹出插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明,未经卢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6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结构
- 下一篇:变速器齿轮啮合机构及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