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中底制鞋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6775.1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9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顺;江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亨达集团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L31/50;B29K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21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中底 制鞋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中底制鞋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将帮带与鞋垫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采用一次注塑工艺,从而实现了一种无中底制鞋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许多制鞋企业在无中底制鞋技术中没有较为全面的突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中底绷帮工艺制作:其特点是款式多样,缺点是该种结构的凉鞋遇到水容易出现中底起层的现象,造成开胶,影响产品质量及美观。
2、采用EVA注射发泡成型制作工艺:该种工艺是将EVA发泡材料一次注射成型,采用该工艺制作的凉鞋产品多数是低档次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
3、手工缝制工艺:该种工艺风格古朴、自然,外观效果好,档次感强,产品以休闲系列为主,但产品的款式局限性大,且生产工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现有制鞋技术实际达不到真正的无中低的制鞋技术而提供一种将帮带与鞋垫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采用一次注塑工艺,从而实现了一种无中底制鞋技术。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中底制鞋技术,其特征是采用仿真皮鞋垫,根据帮带的位置及宽度进行冲刀口,将帮带按照帮角余量与仿真皮鞋垫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然后将鞋楦装入鞋帮内,置入模具中;将PU原液注入温度为60-70度的模具里,冷却8分钟后即可脱模成型。然后根据产品特点将鞋底进行喷漆,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了一种将帮带与鞋垫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采用一次注塑工艺,从而实现了一种无中底制鞋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一种将帮带与鞋垫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采用一次注塑工艺,从而实现了无中底制鞋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图2是本发明部分工艺示意图。
在图中,1前帮带(里)、2前帮带(外)、3后帮带(里)、4后帮带(外)、5前刀口(里)、6前刀口(外)、7后刀口(里)、8后刀口(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案一:如图所示,一种无中底制鞋技术,其特征是采用仿真皮鞋垫,根据前帮带1(里)、前帮带2(外)、后帮带3(里)、后帮带4(外)的位置及宽度进行冲前刀口5(里)、前刀口6(外)、后刀口7(里)、后刀口8(外),将前帮带1(里)、前帮带2(外)、后帮带3(里)、后帮带4(外)按照帮角余量与仿真皮鞋垫上的前刀口5(里)、前刀口6(外)、后刀口7(里)、后刀口8(外)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然后将鞋楦装入鞋帮内,置入模具中;将PU原液注入温度为60-70度的模具里,冷却8分钟后即可脱模成型。然后根据产品特点将鞋底进行喷漆,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了一种将前帮带1(里)、前帮带2(外)、后帮带3(里)、后帮带4(外)与鞋垫上的前刀口5(里)、前刀口6(外)、后刀口7(里)、后刀口8(外)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采用一次注塑工艺,从而实现了无中底节能的制鞋技术。
实施方案二:如图所示,一种无中底制鞋技术,其特征是采用仿真皮鞋垫,根据前帮带1(里)、前帮带2(外)、后帮带3(里)、后帮带4(外)的位置及宽度进行冲前刀口5(里)、前刀口6(外)、后刀口7(里)、后刀口8(外),将前帮带1(里)、前帮带2(外)、后帮带3(里)、后帮带4(外)按照帮角余量与仿真皮鞋垫上的前刀口5(里)、前刀口6(外)、后刀口7(里)、后刀口8(外)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然后将鞋楦装入鞋帮内,置入模具中;将PU原液注入温度为60-70度的模具里,冷却8分钟后即可脱模成型。然后根据产品特点将鞋底进行喷漆,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了一种将前帮带1(里)、前帮带2(外)、后帮带3(里)、后帮带4(外)与鞋垫上的前刀口5(里)、前刀口6(外)、后刀口7(里)、后刀口8(外)通过缉线结合在一起,采用一次注塑工艺,从而实现了无中底节能的制鞋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亨达集团鞋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亨达集团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6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然通风过滤装置性能测试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叠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