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6263.5 | 申请日: | 201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倍;陈文荣;蒋焕梧;陈正士;胡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7/02 | 分类号: | C04B37/02;B32B15/04;B32B15/18;B32B18/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氧化锆 陶瓷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不锈钢件、一氧化锆陶瓷件、一钼箔及一镍箔;
在该氧化锆陶瓷件表面沉积镍金属层;
将氧化锆陶瓷件、钼箔、镍箔及不锈钢件放入一连接模具中,使钼箔和镍箔夹放在氧化锆陶瓷件与不锈钢件之间,并且钼箔与氧化锆陶瓷件上的镍金属层相邻,镍箔与不锈钢件相邻;
将连接模具放入一热压烧结炉中,在保护气氛下使氧化锆陶瓷件、钼箔、镍箔及不锈钢件固相扩散连接为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
待冷却后取出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扩散连接是在如下工艺参数下进行:升温速率为10~50℃/min,连接温度为800~1100℃,连接温度保温时间为35~75min,轴向压力为10~50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镍金属层通过真空镀膜方式或化学镀膜的方式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镍金属层的厚度为4~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钼箔的厚度均为0.1~0.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镍箔的厚度均为0.2~0.4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模具包括上压头和下压头,该上压头和下压头分别从两侧将放置于连接模具中的氧化锆陶瓷件、钼箔、镍箔及不锈钢件压紧并对该氧化锆陶瓷件、钼箔、镍箔及不锈钢件施加轴向压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氛为氩气,保护气氛的压力为0.3~0.6MPa。
9.一种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包括不锈钢件、氧化锆陶瓷件及连接该不锈钢件与该氧化锆陶瓷件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第一过渡层、钼层、第二过渡层、镍层及第三过渡层,该第一过渡层位于氧化锆陶瓷件与钼层之间,第一过渡层主要由镍钼金属间化合物、锆镍金属间化合物、镍钼固溶体、锆镍固溶体组成,该第二过渡层位于钼层与该镍层之间,第二过渡层主要由钼镍固熔体及钼镍金属间化合物组成,该第三过渡层位于镍层与不锈钢件之间,第三过渡层主要由镍铁金属间化合物及镍铁固熔体组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锈钢与氧化锆陶瓷复合件的不锈钢/氧化锆陶瓷界面的剪切强度为50~80MPa,抗拉强度为60~1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62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元舱式建筑体系
- 下一篇:螺旋清扫式种带清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