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5582.4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青;张文霖;朱鹏飞;郝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康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2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耐热 复合 管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它由外层阻氧层与内层耐热抗菌层共挤为一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氧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与聚酰胺或其衍生物构成的复合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密度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80级或100级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热抗菌层为耐热聚乙烯与抗菌剂银锌离子的复合材料层。
5.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材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聚酰胺8-2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0.2-3份、耐热聚乙烯100份、纳米银锌离子0.5-3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材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聚酰胺1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份、耐热聚乙烯100份、纳米银锌离子2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材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聚酰胺1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0.5份、耐热聚乙烯100份、纳米银锌离子1份。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5所述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材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聚酰胺8-2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0.2-3份、耐热聚乙烯100份、纳米银锌离子0.5-3份,制备步骤如下:称量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材料;将各原材料在加工前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将烘干后的原材料卸入高密度聚乙烯、聚酰胺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放入高速搅拌器内搅拌1-3分钟得到阻氧层混料备用;将耐热聚乙烯和纳米银锌离子放入高速搅拌器内搅拌1-3分钟得到耐热抗菌层混料备用;将阻氧层混料和耐热抗菌层混料分别由挤出机加热挤出后,再由同一挤出模具挤出含有阻氧层和耐热、抗菌耐热抗菌层的两层复合管材。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8所述抗菌阻氧耐热复合管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由同一挤出模具挤出含有阻氧层和耐热、抗菌耐热抗菌层的两层复合管材步骤如下:是将加热挤出的阻氧层料和耐热抗菌层料通过上料机卸入双螺杆或者单螺杆挤出机料斗内,喂料频率是7Hz;主机转速为240r/min挤出机各段的温度为:Ⅰ段140℃,Ⅱ段145℃,Ⅲ段150℃,Ⅳ1550℃,Ⅴ段160℃,Ⅵ段165℃,Ⅶ段170℃,Ⅷ段175℃,Ⅸ段180℃,机头温度为185℃,物料温度为180℃;经双螺杆挤出的管材通过定径套定径,并进入真空冷却水槽,水温分两段,第一段水温在65~75℃,第二段水温在20~25℃,真空度保持在-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康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康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55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