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和可拓关联函数的园区景观智能照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4980.4 | 申请日: | 201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3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苏楠;叶永伟;赵燕伟;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G06K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关联 函数 景观 智能 照明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区节能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园区景观智能照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景区在灯光照明上越来越多地考虑节能性,目前在景区灯光照明节能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人为干预,即在某一时间段通过园区值班人员灭灯;其不足在于需要多人职守,且无法对园区人员变化准确把握。
2、采用红外射频进行图像采集,进而判断园区内人流、车流量,由计算机处理终端发出指令,对灯光进行控制;其不足在于园区人员流动性较大,如图像不够清晰,则难以判断其准确性,而且很多景区分布大量河湖,水汽较重,也增加了数据采集的难度。
园区内灯光照明过强或过暗都会影响游客观赏景物,而且景区灯光如果全线满载工作,也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同时景区照明也应考虑到参观游客的特征,比如游人多的景点,灯光要适当加强;游人少的景点,灯光要适当减弱。这些要求都对景区智能照明构成了技术上的矛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红外射频图像处理检测园区人流量的可靠性不足、无法根据人流量实时调整景区景观灯的工作状态的不足,本发明 提供一种园区人流量检测结果可靠性良好、根据人流量实时调整景区灯光的工作状态的基于RFID和可拓关联函数的园区景观智能照明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RFID和可拓关联函数的园区景观智能照明控制方法,所述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设置在园区入口和m个不同照明区域的RFID信号接收端,检测进入园区游客携带的RFID信号,得到进入园区游客的总人数X,以及每个照明区域的游客个数x;
2)计算照明区域的许用人数的可拓关联函数值ρ(x)和园区景观灯的照明比例d,参照式(1):
当ρ(x)>0时,表示该照明区域人数已经达到饱和;
当ρ(x)=0时,表示该照明区域人数已经进入临界值;
当ρ(x)<0时,表示该照明区域游客人数在许用区间;
3)根据照明比例d对照明区域的景观灯盏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该照明区域原有景观灯数量为a,当d=1时,保持该照明区域原有景观灯a盏工作。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当所述照明比例d<1时,控制关闭(1-d)×a盏常用景观灯,如果(1-d)×a有小数,则采用取整加1操作确定关闭的盏数。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当所述照明比例d>1时,控制开启 (d-1)×a盏备用景观灯,如果(d-1)×a有小数,则采用取整操作确定开启的盏数。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步骤3)中,当d=1时,在LED警示牌上发出疏散信号;当d>1时,在该照明区域附近的LED警示牌发出警示信号,开始对该区域的游客进行疏散。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将RFID垫片贴在游客的门票、公交IC卡或者市民卡上,每位游客作为一个信号单位。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基于解决现有景区照明系统中信息采集困难、个性化程度不高的缺点,从而提高整个景区照明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尚未发现基于RFID和可拓关联函数进行解决景区智能照明的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边柜
- 下一篇:智能型裸眼立体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