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电路板、键盘及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4635.0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苏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8 | 分类号: | H01H13/78;H01H13/81;H05K1/11;H04M1/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丁建春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电路板 键盘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按键电路板、键盘及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往往要利用人机交互模块获取用户的命令以进行对应动作,而在现有的人机交互模块中,按键成本合理并且效率较好,因此,一般而言会采用按键作为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模块。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进行按键电路板的设计。
由于按键是电子设备与人体接触最为频繁的部位,因此,按键区即为电子设备遭遇人体静电放电最为频繁的区域,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当带有静电的人体接触到按键时,有可能会将静电释放至按键,极易导致系统异常甚至烧毁处理芯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键电路板、键盘及手机,以有效防止静电干扰,从而保证了电路安全。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按键电路板,包括设置在按键电路板上的焊盘,焊盘包括中央焊盘和设置在中央焊盘外围的外围焊盘,中央焊盘通过第一导线电连接至处理芯片的键盘信号输入端口,外围焊盘通过第二导线电连接至处理芯片的键盘信号输出端口。
根据本发明之一优选实施例,中央焊盘为圆形焊盘,外围焊盘为环形焊盘。
根据本发明之一优选实施例,按键电路板进一步包括金属弹片以及按键,金属弹片呈圆弧状,按键顶抵设置于金属弹片的中心,金属弹片的边缘扣设于外围焊盘,金属弹片的中心在按键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与中央焊盘接触。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键盘,该键盘包括上述按键电路板。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手机,该手机上述键盘。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电路板、键盘及手机可有效防止静电干扰,从而保证了电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电路板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电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考以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见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电路板的示意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按键电路板包括设置在按键电路板上的焊盘,焊盘包括中央焊盘13和设置在中央焊盘13外围的外围焊盘11,中央焊盘13通过第一导线19电连接至处理芯片(未绘示)的键盘信号输入端口12,外围焊盘11通过第二导线16电连接至处理芯片的键盘信号输出端口14。
其中,处理芯片的键盘信号输入端口12的输入阻抗低,容易受外界干扰,静电放电至该端口极易导致系统异常甚至烧毁芯片;而键盘信号输出端口14的输入阻抗很高,遭受外界干扰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中央焊盘为圆形焊盘,外围焊盘为环形焊盘。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焊盘以及外围焊盘的可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保证外围焊盘至少部分包围中央焊盘,并且二者不接触即可。
请进一步参见图2,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电路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按键电路板进一步包括金属弹片15以及按键17,金属弹片15呈圆弧状,按键17顶抵设置于金属弹片15的中心,金属弹片15的边缘扣设于外围焊盘11,金属弹片15的中心在按键17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与中央焊盘13接触。
由于金属弹片15的边缘扣设于外围焊盘11,当用户按压按键17,金属弹片15受到外力按压,会发生形变而下凹,使其中心与中央焊盘13接触,从而使得中央焊盘13与外围焊盘11连通。因此,当用户按下该按键17时,金属弹片15可使该中央焊盘13和环形焊盘11导通,从而使得键盘信号输出端口输出的键盘输出信号能够输入至键盘信号输入端口,而处理芯片可检测到这一按键触发动作,进而进行相应的按键触发处理。
由于按键17是电子设备与人体接触最为频繁的部位,而人体往往带有静电,因此,按键17即为电子设备遭遇人体静电放电最为频繁的区域。
当带有静电的人体接触到按键17时,会将静电释放至按键17。而由于在本发明中,与按键17顶抵设置的金属弹片15的边缘扣设于外围焊盘11上,因此静电将会输入至外围焊盘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剃刀和刀片架
- 下一篇:一种分层连接可信网络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