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94614.9 申请日: 2010-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2553081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袁心洲 申请(专利权)人: 袁心洲
主分类号: A61N5/02 分类号: A61N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0027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组合式 生物 信息 能量 补偿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给生物体补偿源于生物体信息能量的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生命科学、量子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场导理论和微波技术相结合的补偿生命信息能量的新装置,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的空白,该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科研、生物体保健、动植物育种等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根据俄罗斯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的生物场导理论和实验,见申请人与姜堪政博士合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年2月首次出版,2010年10月再版的《场导发现-生物电磁波揭密》一书(该书已经被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收藏,见附件1),申请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见申请人的论文:“生命健康需要信息营养”,《美国自然科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六期P140-141;“天然物理疗法,补偿植物信息能量-保健医疗的新途径”,《中国健康月刊》2009,5月,第29卷,第5期,P203-205;“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刻不容缓”,《医学信息》,2010年6月第23卷第6期(下旬刊),P328-329。(见附件2)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为解决生物体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更方便地、更多地接收源于生物体的信息能量,提高生物体免疫功能,恢复治愈能力和逆转衰老,而进行了本发明技术的研究工作。

本发明技术应用了量子理论、生物信息理论、电磁生物效应理论、以及微波理论等研究的成果,参见张阳德编著,2009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信息学》;王海婴主编,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基础物理学》;刘亚宁主编,2002年1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的《电磁生物效应》;清华大学2006年10月再版的《量子物理学》;庞小峰编著:《生物电磁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2003年2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的《电磁场理论基础》等。

根据中医理论,以及申请人于2007年在北京与其他专家验证的研究成果,可参见2008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第3卷第4期P72、第7期P45、第9期P31上的3篇关于生物电磁场即生物信息能量在人体保健医疗方面研究成果的论文,生命信息能量调节技术实现了有效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全面提升人体健康水平,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补偿生物信息能量的服务工作(见附件3)。

现代生命科学告诉我们:生命的构成决不仅仅是可以观察到的活动实体和能量变化,而且还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运动过程,及时补偿源于生物体的信息能量即相当于补充中医主张的元气,可以调动生命自主、自愈能力,逆转衰老。现代化的社会,亚健康的群体不断扩大,许多慢性病难以治愈,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向年轻化发展,说明现代人不缺营养,缺少的是偿源于生物体的信息能量,动植物也存在同样需要解决的问题。源于生物体的信息能量相当于中医所主张的元气,是生命之本,对生命有益而无害。

本申请人在多年艰苦研究的基础上,为解决生物体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方便地、更多地接收源于生物体的生物信息能量,给细胞增加动力,全面提高生物体健康水平,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给生物体补偿源于生物体的信息能量的组合式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补偿生物信息能量装置的空白和该装置需要有较大外形尺寸(一般的外形尺寸都在2.8M以上),因此存在着制造、加工、运输、安装等一些列困难,成本高,难以保证技术要求等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组合式的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其特点是节能、环保,具有先进的组合结构,适合模具化批量生产,各项成本大幅度降低,所有电器装置全部采用12V直流电源,为生物体补偿源于自然的生物信息能量,没有副作用、安全、效果好,还可以缩短生物保健和育种时间,方便拆卸和安装、运输等特点,是一种方便普及的新产品、新技术,具有创新性和独创性。使用的材料为逆磁性金属或非金属,其内部镶嵌光亮金属薄片或喷涂逆磁性金属后喷涂无毒无害塑胶物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发明-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本发明-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里中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本发明-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里锥形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是本发明-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里微波反射盘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心洲,未经袁心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