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直运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4598.3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芦俊;曹宏;章莉;姜俊;胡利华;喻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生活 垃圾 清洁 直运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垃圾的收集和运输。
背景技术
垃圾是城市的附属物,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快速进程也同样加速了城市生活垃圾之困。每天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在不断产生,据中国环保网2010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城市垃圾量6.5亿吨,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达到1.52亿吨,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达70亿吨,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垃圾围城已成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采用一次或二次转运方式,即: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房→人力/机械三轮车→压缩中转站→处理场;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房→铲车式中转站→压缩中转站→处理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垃圾收集、运输方式暴露出的缺点也越来越多。
一是现有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和设施落后,垃圾二次污染问题突出。目前,生活垃圾收集大多采用人力三轮车驳运至垃圾中转站转运的方式,三轮车密封性不好,垃圾敞开运输,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的情况比较严重,垃圾收运工人劳动强度大,收运效率低。
二是目前所广泛使用的环卫车辆比较落后,加之垃圾具有成分复杂、腐蚀性强的特点,对车辆损害较大,使车辆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垃圾污水等沿路外溢情况,造成对城市环境的二次污染。
三是中转站方式噪音大、污水多、臭气重,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四是垃圾中转站建设、选址困难,极易引发由于中转站建设引发的信访和群体性事件问题。
据中国专利网等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除了发明人所申请的《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直运法》外,尚未见到其他关于此作业法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现有垃圾收集、运输方法进行了技术革新,较好解决了原有垃圾收集、运输方法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建设选址困难等问题。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城市生活垃圾不经中转站转运,采用本发明所描述的作业方法和作业设备,直接从处理末端(垃圾收集点)到处理前端(垃圾处理场)。实现垃圾不暴露、不落地、不过夜。本发明通过以下三种作业方法和作业设备实现:
一是桶车直运法:集中放置、定时清运、桶车对接、一次直送。即:专用生活垃圾收集桶集中放置,专用垃圾运输密封车定时到垃圾桶集置点进行桶车对接,清运垃圾,压缩密封后直接运至处理场。
二是厢车直运法:移动放置、压缩集中、厢车对接、一次直送。即:各收集点将垃圾送至专用移动垃圾压缩厢,移动垃圾压缩厢装满后和专用运输车辆对接,直接运至处理场,同时,另一空的移动垃圾压缩垃圾厢放回原处继续收集。
三是车车直运法:集中放置、定时清运、车车对接、一次直送。即:用小吨位的专用垃圾运输密封车收集垃圾后,选择合适接驳点与大吨位的大型专用垃圾运输密封车实施母子车对接后,直运处理场。
实施本发明,产生的效益非常明显。首先是和谐效益,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直运法实施后,未发生一起因垃圾中转站问题而引发的老百姓群体上访事件,实现了群众、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和谐;其次是环境效益,本发明推行后,中转站污水不外排,臭气强度比实施本发明前降低47.2%。据初步测算,平均增加一个直运车次,可减少垃圾中转8.4吨/车,可减少垃圾在中转过程中暴露时间约6个小时,相当于约一天1公顷森林对温室气体的吸收量。每分流减少一座中转站垃圾中转,减少垃圾中转约36吨/天,相当于约3公顷森林对温室气体的吸收量或者相当于1500平方米的草坪对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可使中转站周边1平方公里的范围环境得到改善,周边土地升值,约4500个市民受益;再次是经济效益,实施本发明后,无需新增建设垃圾中转站,不仅减少了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而且节约了城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桶车直运法流程示意图
其中:①是垃圾收集桶,②是垃圾运输密封车的进料口,③是垃圾运输密封车的压缩密封箱。
图2是本发明的厢车直运法流程示意图
其中:①是移动压缩箱进料口,②是移动压缩箱箱体,③是垃圾运输车。
图3是本发明清的车车直运法流程示意图
其中:①是小吨位的垃圾运输密封车,②是大吨位的垃圾运输密封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放置在集中点的①推至②,和②进行对接倾倒垃圾,②提升垃圾到③进行压缩密封后,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再生铁粉制作的配重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内置隔离器的波导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