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耐腐蚀的热电偶保护管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4136.1 | 申请日: | 201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肖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莘县荣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40 | 分类号: | C22C38/40;C22C33/06;B22C9/04;B22C9/24;G01K1/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24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腐蚀 热电偶 保护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偶保护管,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热电偶保护管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温度测量技术亦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表及里、从有线到无线的发展趋势。在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大类产品中,量大面广的接触式热电偶在现代技术发展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热电偶因其性能稳定、准确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温范围广、信号可远传等优点,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感温元件。在其测温过程中,热电偶保护管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管材料性能影响热电偶长期稳定性、使用寿命等各项性能指标。特别是在高温下工作的热电偶,对其材料有更加高的要求。如何经济实用的解决高温环境下的热电偶套管的失效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热电偶在正常的测量范围内,其损坏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保护管材料性能的优异。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保护管是影响热电偶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热电偶保护管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防止遭受机械损坏;二是保护热电偶免受被测介质化学腐蚀、不受氧化气氛或还原气氛的有害影响,使热电偶尽可能处于接近其最佳气氛中。因此热电偶必须加以保护,使之不受不良气氛的侵害。热电偶保护管按其材质可分为三种:
(1)金属:机械强度高、导热性能好、应用非常广泛,但工作温度较低。
(2)非金属:多在1000℃以上温度测量时采用,耐热性能好,震性差、导热性差,不易加工安装。
(3)金属陶瓷:由于金属材料力学强度高,但不耐高温;非金属材料耐高温,但机械强度低。
目前,国内失蜡精铸件生产中采用的制壳工艺有以下3种:(1)水玻璃型壳; (2)复合型壳; (3)硅溶胶型壳。上述三种制壳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水玻璃粘结剂固有的缺点是Na2O含量高,型壳高温强度、抗蠕变能力远不及硅溶胶型壳。加之面层耐火材料采用了石英砂(粉),对精铸件质量有很大影响;型壳生产条件差,缺乏严格的生产过程及参数的控制,由于硬化剂的强腐蚀性,除尘设备简陋,很少车间有恒温、恒湿、除尘的生产环境,影响型壳和铸件质量的涂料配制、硬化、风干、脱蜡等工序,极少按行业规定的操作规范严格控制,型壳风干处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更是不加控制,故常在高、低温或梅雨季节发生批量报废的质量事故。
2)目前不少工厂将第1、2层改用锆英粉及莫来石粉,硅溶胶型壳,背层仍采用原有水玻璃型壳工艺即复合型壳, 由于背层保留了水玻璃粘结剂,故其型壳整高温强度、抗蠕变能力比硅溶胶型壳低,浇注的铸件寸精度及形位公差均比不上硅溶胶型壳;透气性不如水玻璃型壳,也不如硅溶胶型型壳高温强度不及硅溶胶型壳,更易造成废品;复合型壳铸件质量稳定性比水玻璃好,但远如硅溶胶型壳;复合型壳由于采用价高的锆英粉作面层,其壳成本是水玻璃型壳的4.5倍,若背层采用莫来石粉,其型壳成本与硅溶胶型壳成本相差无几,其成本的优势并不明显。
3)硅溶胶型壳的成本高,其型壳生产成本是水玻璃型壳的8倍,比低温蜡硅溶胶型壳也高出25%;生产周期与低温蜡硅溶胶型壳相同,比水玻及复合型壳长很多;生产中大件往往要采用中温液态蜡及高压蜡,厚壁蜡模易缩凹,铸件尺寸精度并不太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保护管材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热电偶保护管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采用技术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热电偶保护管,所述热电偶保护管材料的各成分组成的重量百分比如下:C:0.2-0.4 , Si:0.4-0.6, Mn:0.3-0.5 P≤0.04 , S≤0.03 , Cr:27-29 , Ni:19-21, Mo≤0.30 , V≤0.10 , Ti≤0.40, Cu≤0.10, Al≤0.04 ,Re的加入量≤0.05,余量为Fe及杂质,且杂质总含量≤0.10。
所述Cr与C的含量关系如下:Cr/C=67.5-110。
一种述热电偶保护管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合金钢制备:
a、在感应电炉中加入304不锈钢料进行充分熔化,加入锰铁、硅铁、铬铁、钛铁和稀土,并且向合金溶液中吹氧,炉料成分控制: P ≤ 0. 04% , 0. 4%≥ C ≥0. 2%,
b、在还原炉中对合金溶液进行还原,完成对合金钢精炼,
C、将合金钢在800-1060℃保温2-3h,900-1000℃淬火空冷,在700-800℃回火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莘县荣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莘县荣盛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视角视液镜
- 下一篇:光缆非金属加强件分配导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