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4092.2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奥罗拉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1/16 | 分类号: | B21D51/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不锈钢 盖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制作方法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为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该不锈钢盖板用于焊接在锂亚电池壳体的顶部,为中间开设有直径约为4mm极柱孔4厚度为1.5mm~2.5mm厚的硬质片体1。在片体上设置有用于后续电池制作中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2,该注液孔为直径仅为1.1mm~1.2mm之间,并且在电池生产中对该注液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同时还在片体周边设置了翻边3,该翻边的高度仅为0.5mm~1.2mm。
由于不锈钢硬度太大,现有技术中对于盖板制作只能为机加工,即采用车床制作片体胚料以及翻边,通过钻孔方式加工出注液孔以及极柱孔。由此可见,这种加工方式存在加工工序多、加工效率低的缺陷,使该不锈钢盖板的制作成为影响整个电池生产速度的瓶颈。并且,由于采用钻孔的方式加工注液孔,在注液孔内壁会出现不平整的螺纹,从而使在后续注液孔密封时出现诸多缺陷。如在向注液孔中压入密封胶钉时由于注液孔中螺纹的存在,使胶钉在打入时极不顺畅,胶钉容易出现刮丝,既影响胶钉的密封效果,又增加了后续的清除刮丝工序,从而使整个工序不得不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难以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经过统计,现有加工方式所形成的注液孔密封之后仍然存在约1%的漏液不良,不良率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机加工方式的不足、加工效率高、质量稳定的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各步骤:
a)、采用冲压的方式在带状胚料上冲压出定位孔;
b)、采用冲压的方式冲压形成翻边;
c)、采用冲压的方式冲压出极柱孔以及注液孔;
d)、落料出模。
其中,所述的c步骤包含如下步骤:
c1)、采用冲压的方式冲压出注液孔;
c2)、采用冲压的方式冲压出极柱孔;
c3)、修整注液孔。
至于各步骤的具体顺序,可为:a—>b—>c1—>c2—>c3—>d或a—>b—>c2—>c1—>c3—>d或a—>b—>c1—>c3—>c2—>d或a—>c1—>c2—>c3—>b—>d或a—>c2—>c1—>c3—>b—>d或a—>c1—>c3—>c2—>b—>d。
为了更好保证冲压效果,在各步骤中所采用的冲压方式为冷冲压,冲压机为冲压量级为80吨~200吨。
为了进一步提高冲压效率,各冲压步骤采用的模具为连续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常规加工方式的思维定性,大胆采用了冲压的方式加工这类厚度大、硬度大、精度要求高的金属件,使加工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突破了该类锂亚电池生产中加工效率低的速度瓶颈。并且,由于注液孔采用冲压方式形成,注液孔内壁较光滑,在后续密封胶钉压入时顺畅,易于作业,保证密封效果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冲压方式可保证注液孔位置以及形状的一致性,更利于在后续的电解液灌注、注液孔密封作业中采用自动化设备,从而可减少作业人员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锂亚电池不锈钢钢盖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本发明提供的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采用80吨~200吨位的冲压设备利用连续模冲压而成,其具体制作方法依次为如下步骤:
a)、采用冲压的方式在带状胚料上冲压出定位孔;
b)、采用冲压的方式冲压形成翻边;
c1)、采用冲压的方式冲压出注液孔;
c2)、采用冲压的方式冲压出极柱孔;
c3)、修整注液孔,通过模具上的相应位置的圆角或倒角形成注液孔开口处的圆角或倒角;
d)、落料出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奥罗拉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奥罗拉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