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型高透射率(100)-取向的LaNiO3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3790.0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达;焦璐;孙雯;钟仿仿;武卫兵;杨长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20/08 | 分类号: | C23C20/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射率 100 取向 lanio sub 纳米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型高透射率(100)-取向的LaNiO3纳米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对可见光的高透射率,红外区高反射率及其它半导体特性,可应用于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光伏电池,光电传感器以及光电子,微电子器件等领域。迄今为止,已发现的透明导电薄膜主要是In2O3, SnO2和掺Al的ZnO及其组合而成的多元体系,在平板显示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他们都是n型半导体或导电体,p型透明氧化物薄膜很少。作为p型导体的LaNiO3薄膜通常来讲是不透明的,主要是因为厚度超过了200nm,因此限制了p型导体在光电领域的应用,然而p型材料为p-n结构及其透明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虽然降低厚度可以提高透射率,但是降低厚度会带来薄膜表面缺陷增多,从而带来电阻率升高,这个问题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aNiO3薄膜中更为突出。
LaNiO3材料具有钙钛矿结构,是铁电薄膜底电极的首选材料之一,主要是因为LaNiO3的晶胞参数(a=0. 382nm)与铁电薄膜非常接近,使之不仅可作为电极材料,还可作为籽晶层来优化铁电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然而,不同的工艺得到的LaNiO3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较大,极化不均匀,电阻率高,对铁电薄膜的性能也有影响,例如会增加上层PZT铁电薄膜的漏电流和矫顽场,降低剩余极化值,这些因素均与LaNiO3电极的表面粗糙度和取向度有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LaNiO3电极的表面粗糙度和取向度的p型高透射率(100)-取向的LaNiO3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p型高透射率高(100)- 取向的LaNiO3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前驱体溶液的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按摩尔比1:1称取硝酸镧和硝酸镍作为溶质,溶于摩尔比1:1混合的水和乙醇中,加入柠檬酸和聚乙二醇,水:乙醇:柠檬酸:聚乙二醇摩尔比为=200:200:2:1,配制成前驱体溶液,溶液浓度为0.08~0.20mol/L;
(2)LaNiO3薄膜材料的制备:采用层层退火工艺,先用旋转涂膜法将前驱体溶液沉积在衬底材料上,然后将材料放置在热板上250℃左右烘干,将干燥的薄膜置于快速退火炉中热处理,热处理工艺特征在于:在氧气气氛下从350℃以10℃/分钟的速率升温到450℃,450℃预处理10min,再以15℃/分钟的速率升温到600℃,在氮气气氛下退火20分钟,退火温度为600℃~650℃,得到LaNiO3薄膜。
600℃到650℃之间退火,是指按照不同应用的需求,可以选择600℃,625℃,650℃分别退火20分钟,每个片在一个温度上保持20分钟,600℃得到的晶粒尺寸较小,650℃得到的晶粒尺寸较大。
所制得的LaNiO3薄膜厚度小于50nm,电阻率为1×10-4?·cm~2×10-4?·cm,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nm。
衬底材料可以选用石英、玻璃、硅片或者金属薄片,金属薄片为Ni片或Cu片。
本发明将很薄的薄膜置于衬底材料之上,通常科研工作者是将较厚的薄膜作为器件的底电极,没有注意到LaNiO3底电极表面的坑及裂纹等对薄膜电学性能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因此,通过对预处理温度,退火温度,薄膜层厚的控制,我们得到了纳米级厚度,取向度高,表面粗糙度小,电阻率低,透射率高的(100)- 取向LaNiO3纳米薄膜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并采用最合适的预处理温度,退火温度,提高了LaNiO3薄膜电极的表面均匀性和极化程度,取向度高,表面粗糙度小,电阻率低;并且通过层厚的控制,得到高透射率的p型(100)- 取向LaNiO3纳米薄膜电极,在未来的光电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热处理过程温度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用清洗刷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0 通过固态覆层化合物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悬浮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20-02 .镀金属材料
C23C20-06 .镀金属材料以外的无机材料
C23C20-08 ..镀化合物、混合物或固溶体,例如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
C23C20-04 ..镀金属
- 一种高锆含量铅系复合反铁电薄膜的低温制备方法
- 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LaNiO3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使用该组合物的LaNiO3薄膜的形成方法
- LaNiO<sub>3</sub>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利用该组合物的LaNiO<sub>3</sub>薄膜的形成方法
- LaNiO<sub>3</sub>薄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LaNiO<sub>3</sub>薄膜的形成方法
- 微纳结构LaNiO3花球的制备方法
- 一种具有高负载量的化学链制氢载氧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一种甲烷完全燃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沼气全组分转化生物甲醇催化剂LaNiO<Sub>3</Sub>/SiC-SiO<Sub>2</Sub>-Fiber及制备方法
- 沼气全组分转化生物甲醇催化剂LaNiO<Sub>3</Sub>/SiC-SiO<Sub>2</Sub>-Foam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