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技术的防伪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3280.3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胜;田朝勇;刘胜强;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2B27/22;G02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防伪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3D技术的防伪器件,包括下表面有图像的透明基板,与透明基板上表面相连的狭缝光栅,所述图像的奇偶像素列分别显示左右眼图像的对应像素列的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光栅由光致变色材料构成或者由透明介电性聚合物和光致变色材料的混合体系构成,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似偕二双二苯咪唑[2.2]对环芳烷,能在紫外光照射下颜色由透明变成深蓝色,其化学结构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技术的防伪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介电性聚合物材料包括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酰亚胺、氯醋树脂或聚丙烯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技术的防伪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介电性聚合物和光致变色材料的混合体系中光致变色材料和透明介电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0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技术的防伪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是玻璃或透明聚合物,所述透明聚合物材料包括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酰亚胺、氯醋树脂或聚丙烯酸。
5.一种基于3D技术的防伪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透明基板的下表面形成图像,所述图像的奇偶像素列分别显示左右眼图像的对应像素列的图像;
②通过激光打印、真空蒸镀、离子团束沉积、离子镀、直流溅射镀膜、RF溅射镀膜、离子束溅射镀膜、离子束辅助沉积、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高密度电感耦合式等离子体源化学气相沉积、触媒式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电镀、旋涂、浸涂、喷墨打印、辊涂、LB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方式在透明基板的上表面形成所需的狭缝光栅,所述狭缝光栅的中线与图像的中线对齐,所述狭缝光栅由光致变色材料构成或者由透明介电性聚合物和光致变色材料的混合体系构成,所述光致变色材料为似偕二双二苯咪唑[2.2]对环芳烷,能在紫外光照射下颜色由透明变成深蓝色,其化学结构如下:
③用紫外光照射防伪器件,狭缝光栅颜色由透明变成深蓝色,器件显示3D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2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坎地沙坦酯化合物及其新制法
- 下一篇:一种机体以及应用该机体的压缩机、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