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热封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3114.3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0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泽荪 |
主分类号: | C08F218/08 | 分类号: | C08F218/08;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06;C08F2/24;C09D131/04;D21H19/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胶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封胶乳液,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热封纸上的热封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人于2006年2月20号申请了一项专利号为200610033680.2的中国专利“制备热封胶用乳液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该专利较好地解决了使用聚乙烯作为制备热封包装材料的高成本问题及透气问题。
但是,利用该材料制作的热封纸存在“热黏”的问题,即在室温温度达到25℃以上时,该材料即出现回黏的现象,不利于快速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热封胶乳液,以提高其回黏的温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新型热封胶乳液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热封胶乳液,包括水相组份(A):去离子水100-120质量份,浓度为5-10%的聚乙烯醇8-10质量份,碳酸氢钠0.6-0.8质量份,乳化剂5-7质量份,引发剂0.4-0.6质量份;单体组份(B):醋酸乙烯170-200质量份,丙烯酸丁酯10-2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12质量份,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2-3质量份。
优选地,新型热封胶乳液包括水相组份(A):去离子水110-120质量份,浓度为10%的聚乙烯醇8-10质量份,碳酸氢钠0.6-0.8质量份,乳化剂5-7质量份,引发剂0.4-0.6质量份;单体组份(B):醋酸乙烯180-190质量份,丙烯酸丁酯12-16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10质量份,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2-3质量份。
为达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所述新型热封胶乳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取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配方量的水相组份(A),加入0.4-0.6质量份的乳化剂并搅拌均匀;
(2)将步骤(1)得到混合液加入配方量的单体组份(B)放入乳化器中乳化,得到预乳化液;
(3)将配方量水相组份的其余部分和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由步骤(2)制得的预乳化液放入反应器中在75℃的温度环境下进行种子聚合反应得到种子液,待反应器中种子液显荧光时,在种子液均匀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并使反应器内温度保持在75-80℃完成滴加;
(4)在80-85℃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降到室温过滤出料。
与现有热封胶相比,本发明以醋酸乙烯替代原有的苯乙烯及部分丙烯酸丁酯作为主料,并添加聚乙烯醇液和碳酸氢钠,在42摄氏度温度以下,不会出现热黏的情况,利用热封纸的快速生产。同时,由于醋酸乙烯相对其它被替代材料的价格更便宜,使得制备本发明新型热封胶乳液的成本大幅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几种制备热封胶实的组份及组份含量表(质量份):
其中,聚乙烯醇液还可选用5-10%范围内的其它浓度,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表中所列乳化剂可采用十二烷基苯硫酸钠和OP-10配置,引发剂可采用过硫酸铵。另外,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因此丙烯酸也可用甲基丙烯酸代替。
本发明新型热封胶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配方量的水相组份(A),加入0.4-0.6质量份的乳化剂并搅拌均匀;
(2)将步骤(1)得到混合液加入配方量的单体组份(B)放入乳化器中乳化,得到预乳化液;
(3)将配方量水相组份的其余部分和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由步骤(2)制得的预乳化液放入反应器中在75℃的温度环境下进行种子聚合反应得到种子液,待反应器中种子液显荧光时,在种子液均匀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并使反应器内温度保持在75-80℃完成滴加;
(4)在80-85℃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降到室温过滤出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泽荪,未经林泽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用钠锌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备双酚-A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