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用空心砌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2847.5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绪红;吴方伯;袁海梅;徐静;黄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方伯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46;E04B2/48;E04B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空心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建筑用空心砌块。
背景技术:
与传统粘土砖相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符合国家技术发展政策,其主要优点有:1、生产不用土,能耗低,节约资源,减少大气污染;2、自重轻,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有利于减小建筑物自重,有利于结构抗震;3、工业化生产,价格便宜,取材方便,适应性广。但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差,有些甚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节能要求;且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整体性较差,抗侧、抗裂性能均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抗侧、抗裂能力强,整体稳定性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建筑用空心砌块。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该建筑用空心砌块由顶板、侧壁、两支撑腿组成,两支撑腿之间有加强肋,侧壁上有不少于一条的T形或L形的纵向肋,顶板、侧壁、加强肋为周边形成砌块空间。其特征在于砌块T形或L形的纵向肋内有固定钢筋,固定钢筋可用于固定砌筑时连接上下两砌块的增强网。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砌块侧壁与T形或L形的纵向肋之间有钢丝网或增强网。钢丝网或增强网可加强砌块之间的连接,增强墙体抗裂性能和整体稳定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砌块侧壁与T形或L形的纵向肋之间有保温隔热板。在砌块纵向肋与侧壁形成的纵向沟槽之间放置保温隔热板,可增加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在砌成墙体时,将钢丝网或增强网挂置在纵向肋上,在钢丝网或增强网外部粉刷保温砂浆,砌块、钢丝网或增强网、保温砂浆形成保温隔热墙体。同时也可将保温隔热板放置在砌块侧壁与纵向肋之间,保温隔热板可增强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使墙体可用做内保温墙或外保温墙;钢丝网或增强网能增强墙体的抗侧、抗裂性,提高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中,1为顶板,2为侧壁,3为支撑腿,4为加强肋,5为由顶板、侧壁、加强肋为周边形成的砌块空间,6为侧壁上的纵向肋,7为保温隔热板,8为钢丝网,9为增强网,10为固定钢筋,11为保温砂浆。
图1为空心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心砌块另一实施例
图3为空心砌块另一实施例
图4为空心砌块另一实施例
图5为空心砌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1-1剖面示意图
图7为空心砌块连接另一实施例
图8为空心砌块砌成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空心砌块砌成墙体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9。如图1~4所示,该建筑用空心砌块由顶板1、侧壁2、两支撑腿3,加强肋4,砌块空间5组成,两支撑腿3之间有加强肋4,侧壁2上有T形或L形的纵向肋6。顶板1、侧壁2、加强肋4为周边形成砌块空间5。砌块T形或L形的纵向肋4内有固定钢筋10。图5为空心砌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1-1剖面示意图。如图5、6所示,9为增强网,10为固定钢筋,固定钢筋10可用于固定砌筑时连接上下两排砌块的增强网9。
砌块侧壁2与T形或L形的纵向肋6之间有钢丝网8或增强网9。图7空心砌块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其中8为钢丝网。如图5、图7所示,钢丝网8或增强网9可加固上下两排砌块之间的连接,增强墙体抗侧移和整体稳定性。
侧壁2与T形或L形的纵向肋6之间有保温隔热板7。如图9,在砌块纵向肋6与侧壁2形成的纵向沟槽之间放置保温隔热板7,可增加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图8和图9为空心砌块砌成墙体结构示意图。在砌块砌成墙体时,可在纵向肋6和砌块侧壁4之间形成的纵向沟槽内放置固定钢筋10,该固定钢筋10用于固定砌筑时连接上下两砌块的增强网9或挂钢丝网8。可在钢丝网8或增强网9外部粉刷保温砂浆11,形成保温墙体。同时纵向肋6和砌块侧壁4之间形成的纵向沟槽也可用于放置保温隔热板7。在钢丝网8或增强网9外部粉刷砂浆,T形或L形的纵向肋6可增强粉刷砂浆与砌块间的粘结,钢丝网8或增强网9能增强墙体的抗侧、抗裂性,提高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这种砌块适合砌筑内保温隔热墙体、外保温隔热墙体和内外双保温隔热墙体,也适合做为内墙砌块,纵向肋6和砌块侧壁4之间形成的纵向沟槽可以用来布置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方伯,未经吴方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直线内燃机的混合能量转换装置
- 下一篇:人参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