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铁控制的移动轨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2694.4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望;梁芳;胡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10 | 分类号: | B65B35/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控制 移动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包装机组的电磁铁控制的移动轨道车。
背景技术
在首钢二冷轧工程中,需要将镀锌机组出口鞍座上的钢卷运送到包装机组的入口鞍座上。两者之间的距离~120米。包装机组的上料小车和钢卷运输车之间存在着轨道相交的问题。以前,通常的做法是,在钢卷运输车上装配轨道,来充当包装机组的上料小车在相交处的轨道。但在这里,由于钢卷运输车运行距离太长,其上所安装的设备很多,如果再安装轨道,则设备就过于庞大。更由于镀锌机组和包装机组已经设计完成,钢卷运输车要适应两边的工况,本身的设备布置就比较困难,使得再在其上布置轨道变得几乎不可能。这样,就必须将相交部分的上料小车的轨道做成独立移动式的。而移动的轨道需要解决好其双向的移动和定位问题。由于业主不能提供液压站,因此,移动的轨道不能由液压缸来驱动。如果用气缸来驱动,由于行程太长(需要大约4米的行程),则气缸必须做成非标的,技术难度大,工期很长(需要大约半年),不是一个好的办法。钢卷运输车的结构如图2所示。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设想通过电磁铁产生的吸力来解决好其双向的移动和定位问题,这就是移动轨道车的由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铁控制的移动轨道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铁控制的移动轨道车,主要由移动小车、电磁铁和轨道组成的小车,其中:移动小车为一个带四个自由车轮的小车;轨道为包装机组上料小车的移动轨道,其固定在所述小车的车架的上部;电磁铁有两个,其中第一电磁铁通过连接件固定装在基础上,第二电磁铁装在钢卷运输车上。
将第一电磁铁固定装在基础上的连接件是指螺栓、垫圈、垫片组及垫板。
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和车轮,其中:车架采用焊接结构,由钢板和型钢及车轮轴焊接而成,车轮安装在车轮轴上。
所述车轮包括无轮缘的车轮和具有双轮缘的导向车轮,车轮位于移动小车的一边,导向车轮位于移动小车的另一边。
所述所述车轮、导向车轮均通过轴承装配在车轮轴上。
所述轴承可以采用调心滚子轴承。
所述轨道铺设有钢轨,该钢轨通过连接组件装配在移动小车的车架上。该连接组件是指螺栓、螺母、垫圈、压板、座板及垫片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有益效果:
其一.占地面积少,比传统的钢卷运输车所装的设备面积减少一半。
其二.制造周期短,比传统的钢卷运输车所装的设备制造周期缩短4个月。
其三.设备费用低,比传统的钢卷运输车所装的设备费用减少1/3。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铁控制的移动轨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卷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B向放大图。
图6是图1中A向放大图。
图中:1.钢卷; 2.上料小车; 3.取卷位鞍座;4.第一电磁铁;5.螺栓;6.垫圈; 7.垫片组; 8.垫板; 9.基础; 10.车架; 11.第二电磁铁; 12.钢卷运输车; 13.轨道; 14.车轮;15.导向车轮;16.钢轨;17.螺栓;18.调心滚子轴承;19.螺母; 20.垫圈; 21.压板;22.座板; 23.垫片组; 24.车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铁控制的移动轨道车,实际上是包装机组上料小车行走轨道的一部分,并且这个轨道是可以移动的。而这个移动轨道的移动和定位是通过电磁铁产生的吸力来实现的。移动的轨道是固定在一个带四个自由车轮的小车上,其与电磁铁一起构成移动轨道车。移动轨道车自身与钢卷运输车行走在一个共同的轨道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铁控制的移动轨道车是一个带有轨道的小车,其结构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主要由移动小车、电磁铁和轨道13组成,其中:移动小车为一个带四个自由车轮的小车;轨道13为包装机组上料小车的移动轨道,其固定在所述小车的车架10的上部;电磁铁有两个,其中第一电磁铁4通过连接件固定装在基础9上,第二电磁铁11装在钢卷运输车12上。
第一电磁铁4可以通过依次排列的螺栓5、垫圈6、垫片组7及垫板8组成的连接件固定装在基础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6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卡及其进行鉴权的方法
- 下一篇:在触摸设备上实现文字编辑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