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作法工艺在地下变电站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92676.6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林;陈峥;王杰;王卫东;姜向红;陈祖元;乐俊律;翁其平;叶卫东;闵卫国;吴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作法 工艺 地下 变电站 结构 施工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作法工艺的应用,尤其是涉及逆作法工艺在地下变电站结构施 工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上海的发展,上海全市最高用电负荷以年均约10%增长率快速 增长,全市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浦西中心城区更甚;2010年 世博会已经在上海举办,场址定在中心城区的黄浦江两岸,除新增供电需求外,对 中心城区的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架空线路入地等政策的要求对上海电 网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底,从上海电网发展的角度,战略性地提出 了500kV变电站深入市中心的设想;经过一年半左右时间的酝酿,确定结合上海 雕塑公园建设深入市中心的500kV静安(世博)地下变电站。
据统计,我国建成的高层建筑累计已超过1.3亿平方米,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 层建筑已超过200幢。高层建筑最深的地下室基坑为6层,深度-26.2m。国外已达 13层。深基坑支护方法很多,而且有的方法尚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一种基坑支护 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施工方案的选择应慎之又慎,否则 一旦出现深基坑支护倒塌事故,不仅给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对周围环境造成 不良影响。逆作法就是一项近几年发展起来新兴的基坑支护技术。它是施工高层建 筑多层地下室和其他多层地下结构的有效方法。
逆作法施工就是指具有一定深度的多层地下室,利用先施工完成的地下连续 墙,(即地下室的外墙),作深基坑施工时挡土、止水、防渗的围护体,而各层的梁、 板、柱、墙等,在施工过程中作为围护体的支撑体系,如此由地面分层向下逐层施 工,直至底板钢筋混凝土完成,若上部有建筑工程,则在完成地面结构层后,同时 向上进行楼层的逐层的施工,逆作法施工比传统的敞开式顺作法具有减少基坑变 形、节省支撑费用、缩短施工工期的优点,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施工方法。
逆作法可以分为全逆作法、半逆作法、部分逆作法、分层逆作法。它的工艺 特点为:
(1)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在建筑 规模大、上下层次多时,大约可节省工时1/3。
(2)受力良好合理,围护结构变形量小,因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
(3)施工可少受风雨影响,且土方开挖可较少或基本不占总工期。
(4)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5)一层结构平面可作为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这 样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了施工费用。
(6)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 递至地基,减少了大开挖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
逆作法作为一个新兴的一项施工技术,还是存在的诸多的不足:如逆作法支 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设 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墙的断面及配筋。由于挖土是在顶部封闭状态下进行, 基坑中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中间支承柱和降水用井点管,目前尚缺乏小型、灵活、 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使挖土的难度增大。
国外在多层地下结构施工中已广泛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日本的读卖新闻 社大楼,地上9层、地下6层。采用逆作法施工,总工期只用22个月,与日本采 用传统施工方法施工的类似工程相比,缩短工期6个月。美国75层、高203米的 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的4层地下室,就是用18米深的地下连续墙和144根大直径 钻孔灌注桩做中间支承柱,以逆作法进行施工的,当该工程地下室结构全部完成时, 主楼上部结构已施工至32层。目前逆作法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方面研究较多的是 日本、美国和英国,在工程应用方面,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纳等国 和台湾地区都有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