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无线接入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的运行维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2427.7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刘兆海;周长新;谭毅;刘红杰;杨敬;李林;陈亮;聂芸;苏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罗朋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 接入 网络 进行 管理 运行 维护 系统 | ||
1.一种用于对无线接入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所述运行维护系统包括:
扩展管理装置,用于可扩展地管理多种类型的无线接入网络,以兼容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多种管理功能;
无线配置装置,用于提供在线配置功能,并且通过所述扩展管理装置将所述配置信息在线传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络;
网络性能优化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扩展管理装置获取和分析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性能数据,并将优化后的所述性能数据通过所述扩展管理装置传送至所述无线接入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所述运行维护系统还包括:
南向接口单元,设置于所述扩展管理装置与所述无线接入网络之间,包括:SNMP接口和Netconf接口;
其中,所述扩展管理装置还用于:
-通过所述SNMP接口来监控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网元;
-通过所述Netconf接口来配置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网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所述运行维护系统还包括:
北向接口单元,用于提供3GPP OAM标准兼容接口,以允许客户的运行支撑系统来管理所述无线接入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网络包括以下任一项:
GSM网络或CDMA网络;
TD-SCDMA网络、WCDMA网络或CDMA2000网络;
LTE-TDD网络;
LTE-FDD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所述无线配置装置结合所述扩展管理装置对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网元进行在线配置时,包括:
-用户通过对象编辑器修改所述网元的参数;
-所述扩展管理装置的核心处理模块判断所述修改后的参数对网元服务的影响程度;
-根据判断结果,将与所述修改后的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数据下发到所述网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修改后的参数对网元服务不造成影响时,所述核心处理模块将与所述修改后的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数据通过Netconf协议下发到所述网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修改后的参数对网元服务造成影响时,形成与所述修改后的参数相对应的命令序列,并生成一个激活任务,在所述命令序列的有效性检查通过后,更新相应的配置数据,并通过Netconf协议下发到所述网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所述扩展管理装置的多种管理功能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
-安全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所述配置管理还用于实现离线配置,通过所述扩展管理装置和所述无线配置装置协作完成,包括:
-所述无线配置装置根据初始的配置快照,生成用于配置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网元的命令序列;
-通过所述扩展管理装置的激活管理客户端工具导入所述命令序列,并形成一个激活任务;
-激活任务对所述命令序列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并更新核心处理模块数据库中的配置数据;
-所述扩展管理装置将所述更新的配置数据通过Netconf协议下发到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网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行维护系统,其中,所述性能管理通过所述扩展管理装置和所述网络性能优化装置协作完成,包括:
-所述扩展管理装置的性能数据收集模块通过SNMP接口收集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网元的性能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性能数据文件;
-所述扩展管理装置的服务质量告警模块分析所述性能数据文件,判断当前的服务质量是否低于预设阈值,并且在低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核心处理模块发出服务质量告警;
-将所述服务质量告警推送至告警管理模块;
-所述网络性能优化装置从所述扩展管理装置中获取性能数据文件,生成性能分析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4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