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棒活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2188.5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泉;孙宝云;赵宇亮;杨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棒 活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勒烯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对碳棒进行前期处理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活化碳棒的碳棒活化器。
背景技术
利用电弧合成炉放电合成富勒烯的碳棒应进行前期活化处理,以除去碳棒内的痕量气体成分。但是目前尚无进行碳棒活化的自动化装置,均由人工手动操作,活化质量不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碳棒易受外界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棒活化器,以解决现有手动操作活化碳棒的方式及其导致的碳棒活化质量不高且易受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碳棒活化器包括密闭腔体、碳棒推杆、轴向对中的两电极,所述两电极分别可活动的穿过所述密闭腔体的端壁,且所述两电极位于所述密闭腔体的一端的端部上设有用于容置碳棒的凹槽,所述两电极位于所述密闭腔体外部的一端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两电极旋转和/或移动;所述密闭腔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碳棒输入口和碳棒输出口,所述密闭腔体上还设有抽真空口以对所述密闭腔体抽真空;所述碳棒推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碳棒推杆移动,另一端伸入所述密闭腔体内部并与所述碳棒输出口对中用于将活化之后的碳棒推出所述碳棒输出口;所述碳棒输出口、碳棒输入口和抽真空口上均设有阀门。
本发明可以使碳棒在一个处于真空状态的密闭腔体中进行活化,并且可以利用各自动装置进行碳棒的固定、卸载,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活化效率和活化质量,避免了外界物质对碳棒的污染。
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密闭腔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密闭腔体的外部设有用于进行水循环以降低所述密闭腔体的温度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密闭腔体的底部设有推进槽,所述碳棒推杆的一端设于所述推进槽中,且所述推进槽与所述碳棒输出口对中。
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密闭腔体的顶部设有进样槽,所述进样槽与所述碳棒输入口对中。
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两电极分别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密闭腔体外部的一端包括一空腔结构,所述第一电极的驱动机构包括一电极推杆,所述电极推杆的一端可旋转地插入所述空腔结构中以使所述第一电极轴向移动。
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极推杆上套设有弹簧。
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的位于所述密闭腔体外部的一端与驱动所述第二电极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密闭腔体内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一绝缘凸起,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密闭腔体内部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一凹槽,所述绝缘凸起可插入所述凹槽中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步旋转。
根据上述碳棒活化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均包括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斗形采光器
- 下一篇:一种用保险粉滤渣生产磷酸锌及其水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