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促进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木霉菌株FS10-C及其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2007.9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滕应;骆永明;田晔;赵静;李振高;吴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09C1/1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污染 土壤 植物 修复 霉菌 fs10 及其 微生物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木霉菌株及其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在土壤中分布广泛、生物量大,环境适应性强。目前农业上多用于促进农作物生长、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等。近年薇等来,亦有研究表明木霉摇瓶条件下对重金属Cu、Zn和Pb有吸附作用,且对有机污染物有一定的转化作用。木霉对营养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可以分解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等多种多聚物作为其生长的碳源物质,也可以利用多种简单的和复杂的氮源化合物生长。但许传坤等(2004)和潘玮等(2006)的研究表明向土壤中添加额外的能源物质及其它的有机物质能降低或全部解除土壤对木霉的抑制作用。苜蓿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元素及维生素,可为木霉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以灭菌苜蓿粉为基质,进行木霉的固体发酵,有利于在苜蓿粉中大量增殖,这点不同于一般的固体菌剂仅简单的将微生物吸附于固体基质上,其孢子含量大于109 cfu g-1。且苜蓿粉作为一种有机质与木霉孢子混合添加入土壤减轻土壤对孢子的抑制作用的同时可增加土壤肥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促进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木霉菌株FS10-C及其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剂通过木霉产生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产铁载体能力和解磷作用等改变植物营养环境,以及提高植物抗逆性等生物活性,促进植物生长,抑制病害发生和改善土壤微生态。另外具有调控重金属污染作用,对有机污染物亦有一定的转化作用。
技术方案:一株促进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木霉菌株FS10-C,该菌株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保藏单位保藏,保藏日期为2010年07月01日,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 CGMCC No.3970。该株木霉为土壤中筛选而得,菌丝白色棉絮状,绿色孢子、产黄色素,经鉴定为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一种含有上述木霉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将粉碎的过10目筛后的紫花苜蓿粉按重量比1:1与去离子水调匀后在121℃,30min灭菌处理制成灭菌基质;木霉FS10-C经PDA斜面培养,用无菌水洗孢子,配制为的孢子悬液,孢子浓度106 cfu · mL-1;将孢子悬液按照接种量为6%wt接种到灭菌基质中,28℃恒温培养,第3天起每天搅动1次,混匀计数孢子量为109 cfu · g-1,制成木霉制剂。
所述PDA斜面培养方法为:木霉FS10-C株在PDA平板活化后,接种PDA斜面,28℃恒温培养5d左右见斜面布满绿色孢子。
所述PDA培养基配制方法: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土豆汁,加入20g葡萄糖和18~20g琼脂,冷却后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
有益效果:(1)木霉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孢子量大:木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能够存在与植物残体和土壤结构中。以灭菌苜蓿粉为基质,进行木霉的固体发酵,木霉可仅利用苜蓿的营养物质进行大量增殖,其孢子含量大于109 cfu · g-1,可通过制剂颜色判断制剂的孢子繁殖情况。这点不同于一般的固体菌剂仅简单的将微生物吸附于固体基质上。(2)木霉制剂具多种生物活性可促进植物修复土壤污染:并且通过产生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产铁载体能力和解磷作用等改变植物营养环境,以及提高植物抗逆性等生物活性,促进植物生长,抑制病害发生和改善土壤微生态。另外具有调控重金属污染作用,对有机污染物亦有一定的转化作用;(3)木霉制剂施用方法简单:木霉制剂用于土壤污染治理于可参照一般菌肥的方法施用,且苜蓿粉作为一种有机质与木霉孢子混合添加入土壤减轻了土壤对孢子的抑制作用,同时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附图说明
图1 不同处理的菌剂产生的孢子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菌剂的固体发酵正交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