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面向物联网应用的Web服务并发控制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90345.9 | 申请日: | 201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牛温佳;童恩栋;赵志军;唐晖;谭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高宇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面向 联网 应用 web 服务 并发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Web服务并发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面向物联网应用的Web服务并发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是一种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通过物联网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不同的是将互联网连接的用户端扩展到物品和物品。因此,提供商提供的各种物联网应用服务,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部署以便客户端远程访问和调用执行,这将是物联网服务管理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Web服务(Web Service,WS)是当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一种服务实现技术,它通过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对各种软件应用程序进行描述和封装,进而利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对封装后的软件应用程序进行标识定位,通过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进行消息通信,最终实现跨越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服务间互操作。
Web服务技术为Internet上的服务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然而,面向具体的物联网应用,Web服务将特别呈现出以下两个新特点:
第一,物联网的服务将主要建立在各种传感设备之上,通过与底层传感设备的数据交互来实现特定的功能。例如,一个温度传感器就可以构建入侵检测和空调控制等多个服务。因此,随着接入Internet的传感设备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物联网中的Web服务规模将远超于当前Internet上的服务规模,呈指数级增长趋势。
第二,由于底层传感设备的高度互联,物联网的服务依赖关系也将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同一个服务资源往往可能要被多个服务调用和操作。例如,在提供游客实时视频浏览的公园旅游场景下,摄像头就属于公共的服务资源。服务S1可以提供查询摄像头是否空闲的服务,而服务S2也可以提供对该摄像头的移动操作。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Web服务中的资源共享程度大大增加,将对Web服务的并发控制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Web服务发展了近十年,至今没有有效地并发控制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Web服务请求SOAP协议是建立在HTTP协议基础之上的,在资源冲突发生不频繁的情况下,仅依赖成熟的HTTP并发控制来解决Web服务的并发控制,是可以满足基本需求的。另一方面,Web服务是面向普适计算而提出的新理论,在缺乏具体应用需求驱动的背景下,面对复杂多样的服务表示及资源刻画,设计一个通用的并发控制方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物联网领域,针对物联网的服务设备资源提出新的Web服务并发控制方法,可以说,既有强烈的需求驱动又有具体的实施目标,是物联网上成功开发Web服务不可避免的关键研究问题。
目前,Web服务请求主要采用IBM、Microsoft、UserLand和DevelopMentor在1998年共同提出,并于2000年提交给万维网联盟(W3C)的SOAP协议,当前的最新版本为SOAP1.2。SOAP是建立在XML语言基础上的一个轻量的协议,用以规范在一个分布式环境下进行结构化的信息交换。一条SOAP消息就是一个普通的XML文档,包含Envelope、Header、Body和Fault四个基本元素,通过HTTP进行承载(如图1所示)。对于搭载在HTTP上的Web服务请求,相应的并发控制机制如图2所示。
搭载Web服务请求的HTTP消息到达Web服务器后,线程池分配线程用以处理HTTP消息。首先经过HTTP解析得到搭载的SOAP消息,进一步进行XML解析,获得SOAP Body包含的服务请求内容,由相应的Web服务进行处理,经过上述相反过程对响应信息进行封装并返回给服务请求端。最后,线程释放该Web服务请求实例并放回线程池以循环执行Web服务请求。以上Web服务并发控制核心在于:线程池维护确定数量的等待线程,每当有Web服务请求到达,线程池就分配一个线程为请求服务。为了运行这些线程,处理器为每个独立线程安排一些处理器时间,处理器以顺序轮换方式向线程提供时间片,实现多线程的并发处理。线程池的优势在于服务器运行之初一次性创建多个线程并循环使用,将线程创建开销分摊到多个任务上,避免了频繁创建、销毁线程带来的巨大资源开销,以及创建过多的线程耗尽系统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0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