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式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0145.3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镇;杨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5;H01R43/16;H01R4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制作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或各种数码产品配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式。
背景技术
应用于电脑及各种数码产品上的电连接器主要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金属外壳,该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该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伸出绝缘本体外,该金属外壳包覆于绝缘本体外。
通常该导电端子系通过镶嵌成型(molding)的方式设置于绝缘本体上,其制作方式大致是:首先,通过冲压的方式制作导电端子组件,该导电端子组件包括有导电端子和料带,该料带与导电端子的一端一体延伸出。接着,将导电端子组件放入模具中镶嵌成型(molding),先将料带固定,然后使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molding),成型后再将料带折出即可使导电端子成型于绝缘本体上。
上述的制作方式虽然可以使导电端子成型于绝缘本体上,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电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
首先,单料带在冲压成型时变形量太大,该料带只能将导电端子的一端进行固定,另一端无法固定,使得导电端子在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molding)的过程中不易固定,成型较为困难,而且模具合模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各导电端子之间短路现象的发生,从而产生不良品。
其次,由于导电端子的接触前端没有埋在绝缘本体内,以及导电端子没有设置R角,使得公座与电连接器对插接触时容易造成公座刮伤或导电端子折断现象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式,其能有效解决导电端子在镶嵌成型过程中容易造成导电端子之间出现短路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式,其能有效解决公座在与母座对插接触时容易造成公座刮伤或导电端子折断现象出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金属外壳,该导电端子包括有预先由第一料带固定的接触部和预先由第二料带固定的焊接部,该接触部的前端经折弯形成有R角,该第一料带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处设置有预折口;该导电端子与该绝缘本体镶嵌成型,该R角的前缘埋于绝缘本体内,该接触部和焊接部均外露于绝缘本体;该金属外壳包覆于绝缘本体外。
一种电连接器制作方式,包括的步骤有
(1)通过冲压的方式制作导电端子组件:该导电端子组件包括有导电端子、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该第一料带于导电端子之接触部的前端面向前延伸出,使导电端子之接触部的前端折弯形成R角,并于第一料带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处设置预折口,该第二料带于导电端子之焊接部的后端面向后延伸出;
(2)将导电端子组件置入模具中镶嵌成型:先固定住导电端子组件的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将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使导电端子之接触部和焊接部外露于绝缘本体,并使该R角前缘埋入绝缘本体;
(3)将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折断裁去;
(4)将金属外壳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利用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分别对应将导电端子的两端进行固定,取代了单料带的固定方式,使得导电端子在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避免了形成各导电端子之间短路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二、通过于导电端子的两端对应连接有第一料带和第二料带,方便镶嵌成型时将导电端子固定,人机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产品组装速度,而且导电端子组件冲压成型容易,有效控制了导电端子的变形量,保证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后的可靠性,以及,通过设置有预折口,利用预折口便于人工将第一料带折出,操作简便。
三、通过于导电端子之接触部的前端设置有R角,利用R角的前缘埋于绝缘本体内,使得导电端子的前端固定,有效避免了公座刮伤现象或导电端子折断现象的出现。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视图;
图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 11、基座
12、舌板 20、导电端子组件
21、导电端子 211、接触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0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