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运动输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9848.4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新;李建民;张林安;梁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器人 辅助 手术 运动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输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运动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被誉为20世纪医学科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微创手术操作是指医生利用细长的手术工具通过人体表面的微小切口探入到体内进行手术操作的。它与传统的开口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疤痕小、恢复时间快等优点,这使得病人遭受的痛苦大大减少;因此微创外科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手术。为了进一步增加该项先进技术的应用范围,微创手术机器人应运而生。目前,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开发的da Vinci手术机器人系统已经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已经商业化可用作运动输入装置的主操作设备主要有美国Sensable公司的PHANToM系列主操作手和瑞士ForceDimension工作的Omega系列主操作手。对PHANToM系统而言,其本身存在系统刚性差,所提供的力反馈有限等方面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对Omega系统而言,却存在机构占用的体积较大、工作空间较小等缺点。除此之外,以上两种主操作手还存在价格昂贵、技术垄断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主操作手系统对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培训周期和难度并且使熟悉机器人操作的医生还能够保留传统微创手术运动习惯的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运动输入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运动输入装置,它包括主手座,其下部与所述的主手座通过旋转副转动相连的关节I架,支撑平台通过旋转副安装于关节I架上,支撑平台在关节I架上的旋转运动轴线与关节I架在主手座上的旋转运动轴线彼此垂直设置,以支撑平台和操作平台的中心连线作为对称轴,三条结构相同的支链轴对称均匀设置在支撑平台和与所述的支撑平台相平行设置的操作平台之间,每一个支链由一端通过旋转副彼此相连的连杆I和连杆II组成,连杆I的另一端与支撑平台通过旋转副相连,连杆II的另一端由旋转副与操作平台相连,连接支链各部分的所述的旋转副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的操作平台上通过旋转副转动的连接有操作端。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
1.本发明可以用作主从式微创手术机器人的主操作手,其运动形式与传统微创技术一致,因此可以缩短医生培训的周期和培训难度;
2.本发明的运动输入装置能够使医生在进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同时,保留传统微创技术的运动习惯;
3.机构的所有运动全部由旋转关节实现,具有运动灵活的特点;
4.本发明还可以用作手术模拟输入装置,用于培训医生传统微创手术的操作技术;
5.本发明还可以用作通用型运动输入装置,作为主操作手应用于任何主从式机器人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微创手术操作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辅助微创手术的运动输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描述的是本发明一种用于辅助微创手术的运动输入装置的一种操作手柄形式;
图4描述的是本发明一种用于辅助微创手术的运动输入装置的三自由度手腕形。
其中:
1-主手座 2-关节I架 3-支撑平台 4-支链
4a-连杆I 4b-连杆II 5-操作平台 6-操作端
6-1-手柄形式I 6-2-腕形手柄 6-21-手腕旋转关节I
6-22-手腕旋转关节II 6-23-手腕旋转关节III
700-手术工具 701-戳卡 702-横摆运动 703-偏转运动
704-自转运动 705-进出运动 706-体腔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为微创手术操作的示意图。手术工具700通过安装于体腔壁706之上的戳卡701进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由于这一限制,手术工具700的整体运动被约束为4个,即:横摆运动702、偏转运动703、自转运动704和进出运动705。本发明的运动输入装置在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中时,可以保留这种微创手术的运动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9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圆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监听系统及其分析布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