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剑带柔性加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9771.0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1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香琴;胡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7/27 | 分类号: | D03D47/2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加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挠性剑杆织机上对剑带进行加压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剑带柔性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剑杆织机上的剑带加压装置,它包括由一与剑头11固连的剑带12,该剑带12可以在剑带导轨13内滑动,一剑轮14通过轴承与机架相连,并可以绕O点做定轴转动,剑带12由位于A、B两处的剑带压块15固持,见图2所示,包在剑轮14上,由剑轮14带动运动,剑带压块15固定在机架上;剑带12上不与剑头11连接的一端伸入剑库16内,可以在剑库16内滑动。剑带12由直线运动转为圆弧运动,再转为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转折点为A、B两点,在A、B两点处必须施加一个外力,使其沿规定的方向运动。
剑带压块15对剑带12的加压点:一为剑带导轨的延伸线与剑轮14的切点处,二为剑库的延伸线与剑轮的切点处。上述结构的缺点是:一是剑带压块15与剑带12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剑带12与剑带压块15之间在A、B两点处存在较大的压力,此压力与剑带在剑轮上的包角、剑带的刚度、剑轮直径等因素有关,使用碳纤剑带时,剑带压块15上的压力比较大,如果相对运动速度比较快,此处发热就比较严重,在运行中温度比较高,造成剑带脱胶、剥皮等损坏现象;二是剑带压块15与剑带12之间的摩擦力大,剑带压块15或剑带12磨损严重,损坏剑带,增加织机的维护成本;三是在剑带压块15与剑带12之间需要留出一定量的间隙δ,以适应剑轮底径的圆跳动误差,δ量不能太大,相应地剑轮底径的制造精度要求比较高,也容易损坏剑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不易磨损,使用成本低,运行精度高的剑带柔性加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市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机架,一包绕在剑轮上并由其带动运行的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剑带的至少两个与剑轮的接触点或接触区域上设置有柔性滚压机构,并将所述剑带压紧在剑轮的所述接触点或包含所述接触点在内的一个弧形接触区域上。
所述的剑带前端固连有剑头,并通过一剑带导轨,所述剑带的另一端伸入在一剑库内并可在剑库内滑动;所述的剑带上与所述包绕剑轮的两个接触点或包含所述接触点在内的弧形接触区域为剑带的运动转折点,且在所述两个运动转折点上设置有柔性滚压机构。
所述的柔性滚压机构主要包括一绕接在涨紧轮和惰轮上,并由其涨紧的平皮带,且该平皮带紧压于所述的剑带上;所述的涨紧轮和惰轮的中心相对于机架的位置可调节。
所述的平皮带对所述剑带的加压范围为所述的运动转折点或包括所述运动转折点的弧形加压区域,所述的运动转折点是指:一是剑带导轨的延伸线与剑轮的切点处,另一为剑库的延伸线与剑轮的切点处。
本发明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良,它的结构特点是:
1、采用包覆在涨紧轮和惰轮上,并由涨紧轮涨紧的柔性的平皮带对剑带加压,用来改变剑带的运动方向,在剑带的运动过程中,加压零件(平皮带)与剑带之间无相对滑动,平皮带与涨紧轮以及惰轮之间也无相对滑动,也就不存在摩擦,只有涨紧轮与惰轮上的滚动轴承内有滚动摩擦,极大地改善了剑带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同时也改善了剑带加压点上的温升,延长剑带的使用寿命。
2、柔性的平皮带对剑带的加压面自适应性好,对剑轮底径的跳动要求比较低,降低了制造成本。
3、柔性的平皮带对剑带的加压面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加压点可以是一段圆弧面。
4、涨紧轮与惰轮的位置只要保证平皮带与剑带紧贴,平皮带的一端与剑带导轨或剑库入口平行,其他位置精度要求不高,容易安装和调整。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不易磨损,使用成本低,运行精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3所示,本发明它包括有机架,一包绕在剑轮上并由其带动运行的剑带,所述的剑带22的至少两个与剑轮24的接触点A、B或接触区域上设置有柔性滚压机构,并将所述剑带22压紧在剑轮24的所述接触点或包含所述接触点在内的一个弧形接触区域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9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对夹偏心蝶阀
- 下一篇:平衡器与曲轴齿圈侧隙调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