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枣防浆烂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9110.8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0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森;王振亮;韩会智;刘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开森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A01N59/06;A01P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61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枣 防浆烂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或蔬菜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枣防浆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枣浆烂果病是一种新病害,果实致病菌只有少部分细菌危害,大多属于真菌性病原体病害,这些病菌一旦生活环境适宜,就会发病产生大量浆烂果。通过田间调查发现,红枣浆烂果病的病菌属弱寄生菌,其致病原因主要为:1)果农为追求产量,过量增施氮肥造成树体徒长、树势衰弱,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2)枣树种植过密,田间郁闭度增加,通风透光不良,枣园空气湿度过大,而有利于病害发生。红枣浆烂果病发生较为普遍,致病因素广泛、潜伏期长、病程缓慢、易被忽视,若遇特殊气象年份,甚至会发生毁灭性的病害而绝收。
为了防治红枣浆烂果病,生产中使用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大生M-45、氟硅唑、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等大量的杀菌剂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应用几年后,病菌即产生抗性而防治效果下降,使得果树管理人员非常头痛。2000-2004年对红枣浆烂的致病原因及减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一般年份由于红枣浆烂果病减产15-30%,大发生年减产50-70%,个别农户绝收,并且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调查中还发现少量果农根据管理苹果树的经验,巧妙地使用了石硫合剂,他们坚持每年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由于石硫合剂既杀菌又灭虫,经过长时期的使用该剂,这些农户的果品较周边相同立地条件下的枣树种植户产量高、浆烂果少、果品品质较好。但由于石硫合剂为强碱性,只能在冬、春两季使用,夏季使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会产生严重的药害,使树体落叶死亡;夏季可使用的浓度是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这一浓度在果树上防治病虫效果不好甚至无效。使用高浓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理想但易产生药害,而在果树生长期不能使用,好的药剂却受使用时间的限制,这是农技人员和果农长期苦思冥想,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年均可喷施的、防治效果显著、无公害的红枣防浆烂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枣防浆烂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配而成:石硫合剂15-50,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5-20,羧甲基纤维素钠2-7和水2-10;所述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总重量含量为45%-49%。
上述红枣防浆烂剂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制备:
①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在一个容器中用水溶解,得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液;
②在另一个容器中依次加入石硫合剂和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然后在搅拌下,缓慢将其加热至40-50℃,直至石硫合剂变澄清;
③将步骤①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液加入至步骤②中变澄清的石硫合剂中,停止加热,搅拌至常温,即得红枣防浆烂剂。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作用如下:
石硫合剂:石硫合剂是一种廉价广谱杀菌剂兼有杀螨和杀虫的作用,长期使用无抗药性,多年来,一直是果树上的常用农药。可有效防治果树上的腐烂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和红蜘蛛、绿盲蝽蟓、介壳虫等病虫害。它的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极易溶于水,强碱性,具有渗透和侵蚀病菌细胞及害虫体壁的能力,能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起保护作用,因此植株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效果最佳。
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三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对促进植物体细胞分裂、蛋白质的合成以及产量的增加起决定性的作用,营养成份的合理均衡会使各成分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应用本发明的配比,可使石硫合剂的药效与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的肥效均不减,且有增效作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成膜、增稠、保水、缓释的作用,在本发明中作为成膜缓释剂使用。因其呈酸性,与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共同与石硫合剂进行中和反应,使本发明的产品达到或接近中性,在全年整个生育期内均可使用。
本发明由于加入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喷施后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药膜,该药膜阻止了部分细菌和真菌孢子直接接触果实表皮细胞,病原生物不能完成侵染过程,至使病原生物孢子由于环境的改变不能萌发而失水死亡;再者对已侵染的病原菌,药膜的影响使果实感病部位的温、湿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病原菌的生存环境,致使病原菌不能完成病理程序而失去活性死亡。
本发明的药剂稀释液喷施到树体后,会吸收果实病斑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其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枣果浆烂的病原菌丝脱水死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开森,未经李开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9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学原料药混溶机
- 下一篇:石墨烯复合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