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影像系统、快门眼镜及无线传输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9066.0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致力;詹明仁;李义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9G3/36;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影像 系统 快门 眼镜 无线 传输 方法 | ||
1.一种立体影像系统,包含有:
一面板驱动模块,包含有:
一时序处理器,用来产生具有一第一频率的一时序讯号,该时序讯号对应于一左眼影像讯号及一右眼影像讯号;以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时序处理器,该控制单元用来根据该时序讯号,产生具有一第二频率的一控制讯号;
一信号发射单元,耦接于该控制单元,该信号发射单元根据该控制讯号发射具有该第二频率的一射频控制讯号;以及
一快门眼镜,包含有:
一接收单元,用来接收该射频控制讯号,该接收单元具有一第一操作状态及一第二操作状态,该第一操作状态为接收该射频控制讯号,该第二操作状态为停止接收该射频控制讯号;
一校正选择单元,耦接于该接收单元,该校正选择单元令该接收单元于该第一操作状态与该第二操作状态交替进行,并根据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产生一校正讯号,该校正讯号具有一周期;以及
一液晶镜片,耦接于该校正选择单元,该液晶镜片依据该校正讯号的该周期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该校正选择单元还包含:
一设定单元,供设定一主采样时距,其中该主采样时距包含一第一采样时距与一第二采样时距;
一计算单元,供计算该接收单元所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的一周期,并产生该校正讯号;以及
一眼镜控制单元,依据该主采样时距,决定该接收单元为该第一操作状态或该第二操作状态,并根据该校正讯号的该周期操作该液晶镜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该眼镜控制单元,控制该接收单元于该第一采样时距为该第一操作状态,于该第二采样时距为该第二操作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该接收单元为该第二操作状态时,该计算单元仍依前一次的第一操作状态所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的该周期,产生该校正讯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该第一采样时距不小于0.1秒且不大于5秒,该第二采样时距不小于3秒且不大于15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于该快门眼镜启动后,该接收单元于该主采样时距内未接收到该射频控制讯号的连续次数达一特定数值时,该快门眼镜关闭电源;该特定数值不小于2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该校正选择单元于所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的一周期与该控制讯号的一周期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一特定值时,判断所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的该周期为正常;该校正选择单元于判断所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的一指定连续数量的该周期皆正常时,以该指定连续数量的该周期的一平均值作为该校正讯号的该周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该校正选择单元于所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的该周期与该控制讯号的该周期的差的绝对值大于该特定值时,判断所接收的该射频讯号的该周期为异常;该校正选择单元于判断所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的该周期异常时,另判断所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的另一指定连续数量的该周期是否皆正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该特定值大于该控制讯号的该周期的3%;该指定连续数量不小于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影像系统,其中于该快门眼镜启动后,该接收单元未接收到该射频控制讯号的时间达一第一时间时,该快门眼镜关闭电源;该第一时间不小于5秒。
11.一种快门眼镜,包含有:
一接收单元,用以接收一射频控制讯号,该接收单元具有一第一操作状态及一第二操作状态,该第一操作状态为接收该射频控制讯号,该第二操作状态为停止接收该射频控制讯号;
一校正选择单元,耦接于该接收单元,该校正选择单元令该接收单元于该第一操作状态与该第二操作状态交替进行,并根据接收的该射频控制讯号产生一校正讯号,该校正讯号具有一周期;以及
一液晶镜片,耦接于该校正选择单元,该液晶镜片依据该校正讯号的该周期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90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