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越离合器隔离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8255.6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2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林;王永权;章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6 | 分类号: | F16D41/0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越离合器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工程机械的超越离合器隔离环,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装载机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中的超越离合器隔离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80%的装载机都采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与超越离合器共同工作,向变速箱输入动力,可以自动实现高速轻载与低速重载间的切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司机劳动强度。
如图1所示,超越离合器主要由输入齿轮、内环凸轮、隔离环、滚柱、外环齿轮、弹簧等组成。隔离环在系统中起着保持滚柱位置的作用,是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元件之一。如图2所示,传统的超越离合器隔离环,其左端面的弧形槽的开始位置与终止位置是位于分度槽的缺口处,此处由于开有分度槽,其强度减弱。因此工作时,常常由于滚柱不能同时与滚道楔紧而造滚柱偏斜,从而在隔离环局部薄弱处产生过高的应力,并易造成隔离环断裂失效。隔离环的失效会大大降低了超越离合器的使用性能,影响了整机寿命。据统计,在超越离合器失效反馈中,有近80%都是因隔离环断裂失效引起,而隔离环断裂又有约50%是由于其自身强度不足造成的。因此,提高超越离合器隔离环的强度将成为降低超越离合器失效反馈率的重要途径。
如图3所示,传统隔离环的左端面弧形槽的根部没有圆弧过渡,造成因切削产生的应力集中,隔离环受力状态差。
如图4所示,传统隔离环在圆周方向分布的分度槽的圆弧直径D为Φ80mm左右,加工隔离环时的材料切削量大,造成隔离环的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超越离合器隔离环的强度,有效地解决隔离环断裂失效的问题,提高超越离合器的可靠性与整机寿命的超越离合器隔离环。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在隔离环的左端面有弧形槽,在隔离环圆周方向分布有分度槽,分度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过渡侧面为圆弧形,相邻分度槽之间的隔离环本体构成分度槽筋板,所述弧形槽的开始位置与终止位置位于隔离环圆周方向的分度槽筋板处,因而加强了隔离环自身强度,提高了隔离环的承载能力。
为减小弧形槽根部的应力,所述的弧形槽的根部有圆弧过渡。
所述分度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面为圆弧过渡侧面,圆弧过渡侧面的圆弧直径为Φ50mm~Φ60mm,因而进一步加强了隔离环自身强度,提高了隔离环的承受能力。
本发明的优点是超越离合器隔离环的左端面弧形槽起始于隔离环圆周方向的分度槽的筋板处,终止于隔离环圆周方向的分度槽的筋板处,这将大大提高隔离环的强度,有效地改善隔离环断裂失效的问题。
超越离合器隔离环的左端面弧形槽的根部有圆弧过渡,这将大大降低弧形槽处的应力集中,改善隔离环因局部受到过大的应力而产生的断裂失效,提高了超越离合器的可靠性。
超越离合器隔离环中分度槽的圆弧过渡侧面的圆弧直径为Φ56mm,改变了传统的超越离合器隔离环加工分度槽圆弧过渡侧面的圆弧直径过大的缺点,有效地减少了材料的切削量,提高了隔离环的强度,同时又保证较高的加工效率。
超越离合器隔离环自身强度较传统结构布置有了本质的改善,可以承受更大的因凸轮、滚柱等零件的制造误差而产生的异常应力,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1是超越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传统隔离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传统隔离环弧形槽根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传统隔离环分度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隔离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隔离环弧形槽1根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隔离环分度槽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隔离环弧形槽与分度槽筋板中心线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主要由滚柱6、隔离环7、输入齿轮8、内凸轮4、外环齿轮5、及弹簧等组成。
本发明在隔离环的左端面有弧形槽1,在隔离环圆周方向分布有分度槽2,分度槽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面为圆弧过渡侧面,相邻分度槽2之间的隔离环本体构成分度槽筋板3,弧形槽1的开始位置1A与终止位置1B位于隔离环圆周方向的分度槽筋板3处,如附图5所示。
所述的弧形槽1的根部有圆弧过渡,如附图6所示,以减少应力集中。
所述的分度槽2的圆弧过渡侧面的圆弧直径D为Φ50mm~Φ60mm,如附图7所示,此技术措施可在保证较高的加工效率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了隔离环自身强度,提高了隔离环承受应力的能力。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违法停车行为实时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游戏部落格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