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局部灰度突变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8006.7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4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禾;龙腾;彭桂花;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杨志兵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局部 灰度 突变 红外 目标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目标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外小目标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小目标由于目标面积小,对比度低,形态特征弱化,细节特征大部分丧失,背景图像复杂,目标常淹没其中,成像信噪比低等问题,使得小目标检测变得困难。
目前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①采用自适应Butterworth高通滤波器对红外背景进行抑制,通过二值化操作在单帧图像中检测出小目标,算法的关键是滤波器截止频率的选取,不同的图像需要不同的分段线性函数;②针对空中云背景下的小目标,建立相应的图像模型,通过计算三阶累积量对噪声进行抑制,同时对目标及背景进行分割,主要针对信噪比较低的图像中小目标的检测;③采用轮廓结构元素形态TOP-Hat算法对单帧红外小目标进行检测,能够抑制背景杂波并增强目标,但该算法的性能与其中多个参数有关,针对不同图像,并没有给出相应的选取方法。总之,现有的处理方法对红外图像模型、参数的过分依赖,导致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的缺陷,本发明提出本一种基于局部灰度突变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它利用红外小目标的自身特点,提出局部突变加权信息熵进行背景抑制,然后采用局部能量法进行目标增强,有效地提高图像的信噪比。
本算法的基本实施过程:首先,利用红外小目标的自身特点,提出局部突变加权信息熵进行背景抑制;然后利用局部能量法进行目标增强;最后采用自适应阈值门限分割检测出小目标。
基于局部灰度突变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具体步骤分为三步:
步骤一、对原始红外图像的所有像素点进行局部突变加权信息熵预处理:对于红外灰度图像s中每一个像素点(x,y),记其对应的灰度值为s(x,y),记其对应的N×N邻域为M,其中N为大于1的正奇数,记该邻域中有m种灰度值s1,s2,…,sm,其中m≤N×N,各种灰度值对应的概率分布分别为定义该像素点(x,y)对应的局部突变加权信息熵值为:
步骤二、对经过步骤一处理后的图像的所有像素点进行目标增强:对每个像素点(x,y),其对应的局部能量和G(x,y)为该像素点邻域内所有像素点的局部突变加权信息熵值H(x,y)的平方和,将每一像素点(x,y)计算得到的G(x,y)更新为该像素点的灰度值,设得到的图像为A;
步骤三、自适应阈值分割:对于由步骤二得到的图像A,如果某一像素点(x,y)的灰度值高于自适应阈值门限T,将其灰度值R(x,y)置为1,如果该像素点(x,y)的灰度值低于自适应阈值门限T,则将其灰度值R(x,y)置为0,则目标增强后的图像A在自适应阈值门限T上的分割结果可以表示为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