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坩埚隧道烧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7591.9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唐修亮;丁荣勇;姜丹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苏威太阳能坩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4 | 分类号: | F27B9/14;F27B9/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坩埚 隧道 烧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坩埚的隧道烧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坩埚的烧结一般采用烧结窑进行,通过人工用小车将坩埚推送至烧结窑,然后关上窑门,由于坩埚体积较大,重量较重,采用人工的推送费力费时,运送数量有限,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坩埚隧道烧结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坩埚隧道烧结系统,包括用于输送坩埚的送料装置、对坩埚进行烧结的干燥烧结系统和出料装置,该系统还包括有一控制处理器,所述控制处理器的控制端口与所述送料装置和干燥烧结系统及出料装置通过以太网连接,所述的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为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驱动装置与该驱动装置驱动的输送链组成,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处理器的控制端口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所述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分别设置在干燥烧结系统的两侧。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坩埚隧道烧结系统,所述干燥烧结系统为隧道式干燥烧结炉。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坩埚隧道烧结系统,所述隧道式干燥烧结炉上还设置有连热器。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坩埚隧道烧结系统,所述驱动装置为马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实现了对坩埚烧结的自动化运输系统,省去了人工利用小车对坩埚的运送,节省劳动力,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坩埚隧道烧结系统示意图。
图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坩埚隧道烧结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输送坩埚的送料装置、对坩埚进行烧结的干燥烧结系统和出料装置,该系统还包括有一控制处理器,控制处理器的控制端口与送料装置和干燥烧结系统及出料装置通过以太网连接,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为输送带,输送带由驱动装置与该驱动装置驱动的输送链组成,驱动装置与控制处理器的控制端口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分别设置在干燥烧结系统的两侧。所述干燥烧结系统为隧道式干燥烧结炉。驱动装置为马达。
该系统工作时,坩埚放置在输送带上,随着输送带的工作,运送到隧道式干燥烧结炉进口,控制处理器控制进口阀门打开炉门,坩埚推送至炉内,坩埚在隧道式干燥烧结炉内通过连热器进行加热烧结,加热烧结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在炉内进行自然冷却,控制处理器打开干燥烧结炉出口处的炉门口,通过出料装置的输送带将烧结好的坩埚输送出料。
该系统实现了对坩埚烧结的自动化运输系统,省去了人工利用小车对坩埚的运送,节省劳动力,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发明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苏威太阳能坩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维苏威太阳能坩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7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