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自封封井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7289.3 | 申请日: | 201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翔;宋辉;薛守时;殷生荣;刘新印;徐红;季彩龙;张青卫;胡慧婷;尹登兰;雷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宽成 |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封封 | ||
1.旋转自封封井器,它包括壳体(1)、上轴承(2)、扶正轴承(3)、下轴承(4)、旋转自封胶套(5)、压盘(6),其特征是:旋转自封胶套(5)的上部是一个中空的圆饼环状结构,旋转自封胶套(5)的上部上表面与上轴承(2)配合,旋转自封胶套(5)的上部的外圆与扶正轴承(3)配合,旋转自封胶套(5)的上部下表面与下轴承(4)配合,上轴承(2)、旋转自封胶套(5)、扶正轴承(3)、下轴承(4)通过下轴承(4)底部的压盘(6)固定于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自封封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为中空圆柱筒状结构,壳体(1)的下部内孔大于上部内孔,壳体(1)上部外圆有加油孔(9),加油孔(9)延伸至壳体(1)的上端中空腔体内,壳体(1)下表面有螺纹孔(10),壳体(1)有若干个螺栓孔(11),螺栓孔(11)贯穿壳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自封封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轴承(2)由下压环(12)、上压环(13)和上轴承滚珠体(14)构成,下压环(12)和上压环(13)均是圆环形压环,下压环(12)和上压环(13)之间置有上轴承滚珠体(14),下压环(12)下端面有圆环形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自封封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扶正轴承(3)是圆环形轴承,圆环形轴承的外圆和壳体(1)内侧壁的内径一致,圆环形轴承的内圆和旋转自封胶套(5)上部圆环侧部外圆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自封封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轴承(4)由下轴承骨架(17)和下轴承滚珠体(16)构成,下轴承骨架(17)是圆环柱形,下轴承骨架(17)的上部向外侧有延伸段,延伸段下端有下轴承滚珠体(16),下轴承滚珠体(16)紧贴下轴承骨架(17)中部侧壁,下轴承骨架(17)的圆环上平面有下轴承凸台(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自封封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自封胶套(5)的中空内孔的上、下端均有喇叭状开口,旋转自封胶套(5)的上部上表面有上凹槽(18),上凹槽(18)与上轴承(2)的下压环(12)下端面凸台配合;旋转自封胶套(5)的上部下表面有下凹槽(20),下凹槽(20)与下轴承上平面的下轴承凸台(15)匹配;旋转自封胶套(5)的上部外圆有环型槽(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自封封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自封胶套(5)内孔是圆孔状或四方状或六方孔状,旋转自封胶套(5)最小内孔密封部位尺寸小于钻杆、油管外径2-3毫米,旋转自封胶套(5)是聚胺脂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自封封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盘(6)为圆环饼状,压盘(6)上表面有半圆环型压盘上凹槽(22),压盘(6)下平面有圆环形压盘下凹槽(24),压盘(6)上有螺栓孔(23)和若干个压盘螺栓孔(25),螺栓孔(23)与壳体(1)的壳体螺纹孔(10)纵向位置相对应,压盘螺栓孔25与壳体1的壳体螺栓孔11纵向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自封封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盘下凹槽(24)与井口法兰(26)或井口四通(27)或防喷器(28)法兰的钢圈槽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宽成,未经雷宽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72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检测和储存功能的体液检测装置
 - 下一篇:偏心调控的变量转子机油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