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同步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7176.3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巍;刘宏学;赵锐;陈建军;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4 | 分类号: | B66C13/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同步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同步升降装置,用于汽车总装、涂装、焊装车间带升降输送设备与不同的机械化输送设备之间的自动转挂,属于机械化输送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工件升降装挂现有技术主要有人工转卸、半自动转卸。这一直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现有大型工件的升降装挂技术的主要缺陷在于可靠性差,由于车身重心位置不同而使得升降装置受力不平衡,造成升降过程中升降不同步,出现运行卡阻甚至损坏设备的现象,无法可靠地完成自动转挂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同步升降装置,其车型实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与车身的尺寸和重量均较大的同步升降场合;实现了机械化输送过程的全自动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车身转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型同步升降装置,由升降装置,同步测速装置、吊具、中央控制柜组成;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一端与吊具连接,另一端与同步测速装置连接;同步测速装置一端与升降装置的升降轴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装置的框架连接;吊具一端通过套筒滚子链与升降装置的升降轮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装置的框架接触;中央控制柜安装在同步升降装置的升降框架上;其中升降装置上配有一根传动轴,轴上安装有两套升降链轮和一套齿轮,升降链轮上安装升降链条,升降链条安装在升降框架的一侧,升降链轮的一侧安装有齿轮,同步测速装置上的大齿轮与升降轴上的齿轮啮合,同步测速装置的小齿轮上设有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的升降装置由升降电机、升降链轮、升降轴、升降框架组成;其中升降电机一端固定在升降框架上,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升降轴连接;升降链轮一端与升降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套筒滚子链与吊具连接;升降框架一端与升降轴连接,另一端与吊具接触。
所述的同步测速装置由齿轮I、齿轮II、支座、连接轴、套I、套II、轴I、轴II及轴承组成;其中齿轮I一端与轴I连接,另一端与齿轮II接触。齿轮II一端与轴II连接,另一端与齿轮I接触;支座一端与升降框架连接,另一端与轴I、轴II连接;连接轴一端与轴II连接,另一端与增量型编码器连接;套I一端与轴I连接,另一端与支座、齿轮I连接;套II一端与轴II连接,另一端与支座、齿轮II连接;轴承一端与支座连接,另一端与轴连接。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实用范围广,特别适合大型工件同步升降过程中的自动转挂;实现了机械化输送过程的全自动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转挂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同步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同步测速装置带齿轮I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同步测速装置带齿轮I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新型同步升降装置,由升降装置1,同步测速装置2、吊具3、中央控制柜4组成;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1一端与吊具3连接,另一端与同步测速装置2连接;同步测速装置2一端与升降装置的升降轴1-3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装置的升降框架1-4连接;吊具3一端通过套筒滚子链与升降装置的升降链轮1-2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装置的升降框架1-4接触;中央控制柜4安装在同步升降装置的升降框架1-4上;升降装置1上配有一根传动轴,轴上安装有两套升降链轮1-2和一套齿轮,升降链轮1-2上安装升降链条,升降链条安装在升降框架1-4的一侧,升降链轮1-2的一侧安装有齿轮,同步测速装置2上的大齿轮与升降轴1-3上的齿轮啮合,同步测速装置1的小齿轮上设有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的升降装置1由升降电机1-1、升降链轮1-2、升降轴1-3、升降框架1-4组成;其中升降电机1-1一端固定在升降框架1-4上,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升降轴1-3连接;升降链轮1-2一端与升降轴1-3连接,另一端通过套筒滚子链与吊具3连接;升降框架1-4一端与升降轴1-3连接,另一端与吊具3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7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