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表水保护及修复的漂浮式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6734.4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明;阎宁;王璐;熊剑锋;王洁微;王晓秋;俞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水 保护 修复 漂浮 生物反应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保护及修复技术,具体是涉及对河道、景观水域以及水产养殖水域污染进行水体净化及修复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地表水都呈现出富营养化的现象,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氮、磷等元素的增加。工业废水、农业退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排入到自然水体中是造成水体中氮、磷元素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这进一步加剧了景观水域的污染,例如太湖流域就严格限制太湖周边的各种网箱养殖。但在其他水域这种水产养殖还都大量的存在,造成自然水体的严重污染。
对这一类水体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是水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针对受污染的自然水体进行修复主要还是利用生物的方法,其中包括利用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其中生物修复还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通常利用植物修复水体时,属于原位修复,但其净化及修复速率非常慢,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水体似乎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其净化及修复速度跟不上污染的速度。而采用微生物方法时,若是异位修复,对于一个较大的水域进行修复时,其所覆盖的面积不够,而采用通常的原位修复方法时,若固定在一个地方,就会出现和异位修复一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表水保护及修复的漂浮式生物反应器的结构,以及该反应器的使用方法,以达到可以在较大水域范围进行水体保护及修复,且修复速度快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地表水保护及修复的漂浮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的圆管形筒体中由多孔材料作为生物膜载体,筒体的上部中心接通垂直向上的出水管,在筒体的底部开设进水口,进水口连接潜水泵;筒体的外部配置多个浮筒。
进一步,所述浮筒为空心圆筒节。
进一步,所述浮筒为空心塑料球。
进一步,所述多孔材料为陶瓷材料。
一种地表水保护及修复的漂浮式生物反应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将含有微生物的溶液加入到反应器内,通过吸附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
②用潜水泵将水通过底部的进水口连续输入反应器,并不断流经反应器内的生物膜表面,使水得到净化;
③出水管出口端部的设计可以使出水呈现为喷泉或瀑布的形式,将景观设计与水体保护及修复结合为一体。
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由反应器筒体外部配置多个浮筒提供的浮力,所述生物反应器可以方便地在水面漂浮并移动到需要进行保护及修复水体的水域位置,按照所述的使用方法要求的步骤,让多孔材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用潜水泵将水通过底部的进水口连续输入反应器且不断流经反应器内的生物膜表面,使水得到净化及修复,出水管出口端部的设计可使出水呈现为喷泉或瀑布的形式,以实现景观设计与水体保护及修复结合为一体的效果。反应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在反应器内自动形成好氧区和缺氧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氮和磷,实现水体的原位修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①本反应器装置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在反应器内的多孔材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运行过程中自动形成好氧区和缺氧区,净化及修复水体速度快,质量高;②本反应器可在水面上浮动移动,可以在较大的水域面积移动进行水体保护及修复,可以按人们的意愿移动到污染浓度大,需要进行水体净化及修复的水域进行净化及修复,该反应器针对性强,效果好、整体净化及修复速度快;③本反应器装置可以设计成景观欣赏与水体修复相结合为一体的结构,达到整治水域和美化环境的双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地表水保护及修复的生物反应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中,1是出水管,2是筒体,3是浮筒,4是生物膜,5是潜水泵,6是进水口,G是喷水,H是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介绍、叙述。
一种地表水保护及修复的漂浮式生物反应器,在垂直的圆管形筒体2中由多孔材料作为生物膜4载体,筒体2的上部中心接通垂直向上的出水管1,在筒体2的底部开设进水口6,进水口6连接潜水泵5;筒体2的外部配置多个浮筒3。
所述浮筒3为空心圆筒节。所述浮筒3为空心塑料球。按使用条件,选用浮筒的结构形式。
所述多孔材料为陶瓷材料。多孔的陶瓷材料是一种取材方便,修复效果较好的生物膜4载体,此外,其它多孔性的高分子材料也可用作生物膜4载体。
一种地表水保护及修复的漂浮式生物反应器的使用方法:
①将含有微生物的溶液加入到反应器内,通过吸附在多孔材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6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负载电路
- 下一篇: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用双面导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