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包钢线防波套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5171.7 | 申请日: | 2010-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甘露;张立昇;王鹏;袁海兵;张荣华;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钢 线防波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电缆的编织屏蔽层,涉及一种铜包钢线防波套。适用于电线电缆屏蔽层或作接地线,系用于防电波干扰或起保护作用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电子屏蔽编织的防波套,一般是采用镀锡铜线编织构成,该产品具有抗氧化、导电性能优,广泛用于低压、高压电器导电和软接地。镀锡铜线(TZXP)防波套的技术性能(JB2572-79)防波套采用镀锡软圆铜线经多股编织成空心编织套。防波套套进样棒时的编织密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套径为4mm及以下者、不小于65%,4mm以上者不小于80%,套径范围1—50mm。但镀锡铜线比重大、笨重、生产成本高,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抗拉强度好、导电性能较好、节约铜材、成本低等特点的铜包钢线防波套。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铜包钢线防波套,由金属丝编织构成,其特征是:编织防波套的金属丝为铜包钢丝(或称铜包钢线)。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铜包钢丝的主要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例为:铜5%~15% 、铁85%~95%。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铜包钢丝是以钢丝为芯、外覆铜层的双金属导线。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铜包钢丝的直径为0.1mm — 0.3mm。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以钢丝为芯、外覆铜层是以钢丝为芯、通过电镀或化学镀(具体方法同现有技术)的方式将铜包覆在钢丝外表面形成铜层。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铜层的厚度为0.0025mm — 0.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铜包钢线防波套具有钢的抗拉强度及韧性、铜的导电性能及高频特性,并具有节约铜材、降低成本等优点;由于铜包钢线机械强度好、质量轻、能受风雪的袭击、经得起大跨度、盐雾和易腐蚀环境,能减少传输信息的畸变、失真,提高信息的传输质量;
(2)本发明用于电线电缆屏蔽层或作接地线,用于防电波干扰或起保护作用,是通信线、缆专用材料的换代产品,本发明获得的铜包钢线防波套产品可广泛用于电子通信、汽车、航天航空、国防装备及电子通讯行业等领域;
(3)本发明产品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横切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铜包钢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编织层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编织层;2—钢丝;3—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铜包钢线防波套,由金属丝编织构成,编织防波套的金属丝为铜包钢丝(或称铜包钢线);
所述铜包钢丝的主要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例为:铜5%、铁95%;
所述铜包钢丝是以钢丝为芯、外覆铜层的双金属导线;
所述以钢丝为芯、外覆铜层是以钢丝为芯、通过电镀或化学镀(具体方法同现有技术)的方式将铜包覆在钢丝外表面形成铜层。
实施例2:
一种铜包钢线防波套,由金属丝编织构成,编织防波套的金属丝为铜包钢丝(或称铜包钢线);
所述铜包钢丝的主要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例为:铜15% 、铁85%;
所述铜包钢丝是以钢丝为芯、外覆铜层的双金属导线;
所述以钢丝为芯、外覆铜层是以钢丝为芯、通过电镀或化学镀(具体方法同现有技术)的方式将铜包覆在钢丝外表面形成铜层。
实施例3:
一种铜包钢线防波套,由金属丝编织构成,编织防波套的金属丝为铜包钢丝(或称铜包钢线);
所述铜包钢丝的主要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例为:铜10% 、铁90%;
所述铜包钢丝是以钢丝为芯、外覆铜层的双金属导线;
所述以钢丝为芯、外覆铜层是以钢丝为芯、通过电镀或化学镀(具体方法同现有技术)的方式将铜包覆在钢丝外表面形成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线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5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位导线的束线装置
- 下一篇:移位单元、移位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