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玉米螟虫、穗蚜虫害及实现玉米控高的丸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5099.8 | 申请日: | 2010-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7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完颜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完颜利军 |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7/24;A01N43/40;A01N25/34;A01N25/08;A01P7/04;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772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玉米 螟虫 蚜虫 实现 丸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玉米螟虫、穗蚜虫害及实现玉米控高的丸剂。
背景技术
在玉米的生长周期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如病虫的危害(尤其是螟虫和蚜虫等)、玉米倒伏等。目前,一般在玉米生长至大喇叭口期(即8-12片叶)时通过施加丁硫克百威来杀灭螟虫;施加甲呱鎓控制玉米生长过高;在玉米抽雄期施加吡虫啉杀灭穗蚜。其中丁硫克百威也可以用来杀灭蚜虫,但持效期短。上述的防治措施用药单一,药物一般采用喷雾或颗粒剂的方式进行施加,需要在玉米的相应生长阶段分别施加药物,但费时,费力,费药。采用喷雾施加时,玉米叶片着药量少且大部分药液蒸发流失或喷施在叶片空挡内,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在施药过程中人接触药液的机会较多,容易使喷雾施药者药物中毒,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对人畜的安全及环境危害极大。采用颗粒剂施加时,由于颗粒剂的粒度较小(传统的玉米丢芯剂大多是以河沙或石粒制成,颗粒大小不一),人工丢施时不易控制用药量,药量过少则防效不佳,达不到防治效果;药量过多玉米易产生药害,从而适得其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治玉米螟虫、穗蚜虫害且能实现玉米控高的丸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加该丸剂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玉米螟虫、穗蚜虫害及实现玉米控高的丸剂,其由原药和药物载体制成,以重量百分比计,原药2.1~2.3%,药物载体97.7~97.9%;所述原药为甲呱鎓、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组成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为8:3~5:10。
上述的丸剂,优选的,原药为2.3%,药物载体为97.7%;甲呱鎓、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重量比为8:5:10。
本发明丸剂中的原药可以使用市场上销售的农药产品进行配制(不同农药产品中有效成分甲呱鎓、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重量百分含量不同),因此配制时需折算为有效成分甲呱鎓、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重量含量。如原药占丸剂重量的2.1~2.3%,指的是有效成分甲呱鎓、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三者重量之和占丸剂重量的2.1~2.3%。
所述药物载体为高岭土、草木灰、浆糊和干废菌棒组成的混合物;高岭土35~45%,草木灰15~25%,浆糊10~20%,余量为干废菌棒。
优选的,所述高岭土为40%,草木灰为20%,浆糊为15%,余量为干废菌棒。
所述浆糊用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成糊状即得。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糊时浓度以淀粉:水=1:6,所制得的糊性质较稳定,而煮糊温度以不超过80℃为佳。所述废菌棒为食用菌培养过程中所用的食用菌菌棒,培养结束后菌棒一般丢弃不用,故称之为“废菌棒”。
本发明丸剂采用常规的技术即可生产出,如可通过如下步骤进行生产:
①将干废菌棒粉碎至粒度为0.1-1mm得废菌棒粉,备用;
②将高岭土、草木灰和废菌棒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③将浆糊与原药充分匀质后,与混合物a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
④将混合物b压制成块,然后制成条,切割后经制丸机成丸,药丸经风干后即得成品。成品药丸粒径6~7mm,每颗药丸重量0.25g左右。
另外,在药丸的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警戒色来提示药丸为有毒药丸,与食品和其它丸剂明显区分,以避免误食、误用。
本发明丸剂的施药时间、方法和用量:只需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加一次即可。采用人工丢药的方式,在每株玉米的玉米芯内丢一颗药丸。(一般来讲,每亩玉米地药丸的用量在1000g(4000丸)左右,药丸的亩使用量可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大小而改变,但以确保每株玉米芯内丢一颗药丸为准。)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丸剂在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在整个丸中分布较为均匀,药丸表面药剂粘覆较少,在操作过程中人接触药的机会较小,挥发较慢,对人的安全及环境、害虫天敌的保护明显优于颗粒剂和喷雾。
(2)使用医用制丸机生产药丸,丸粒大小一致,所含有效成分较为精确,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和实用性,对害虫的防治极为理想。
(3)在丸剂加工中载体使用了废菌棒和草木灰,为解体性丸剂,能使丸剂在自然条件下较快崩解,所用浆糊对药液的吸附储存能力较强,不易流失,运输时丸粒不宜破碎,克服了用包衣法生产颗粒剂药粉易脱落的弊端,达到了长效缓释的作用,废菌棒和草木灰的利用也起到了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增效降耗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完颜利军,未经完颜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50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系统充电装置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用于排水回路的过滤器的洗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