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测量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4491.0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2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詹秋文;李杰勤;张从宇;崔广荣;张子学;胡能兵;何克勤;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平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禾谷 幼苗 根苗 长度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研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测量板。
背景技术
在禾谷类生长研究中,经常需要对稻麦幼苗的根长、苗长进行室内测量。现有技术是操作者一手持幼苗,另一手拿直尺测量幼苗的根长和苗长。由于禾本科作物的幼苗根纤细柔嫩、弯弯曲曲而且长度小,测量操作不方便,难以准确测定根长和苗长,造成测量精度不够、误差大、工作效率低。已有的农业科研工具中,还没有一种能够准确、方便地测量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的工具。因此发明一种测量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测量速度快、测量结果准确的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测量板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测量速度快、测量结果准确的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测量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测量板,由测量盘、量尺组成,在测量盘内设有可以移动的推板和两个形状相同、刻度对应的量尺;两个量尺之间设有捋根槽;量尺的内侧中部刻度有基准点;基准点的两侧设有刻度。
测量盘由表面光滑的深色塑料板制成。
量尺为深颜色的直尺;基准点刻度为零;基准点两端刻度长度各为10-20cm。
本发明的要点是:
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测量板由测量盘、量尺和推板组成。测量盘为放置禾谷类幼苗的平面,由表面光滑的深色塑料板制成,例如蓝色、紫色、深灰色等;但最好不用和幼苗相同颜色的绿色,以便幼苗清晰显示。测量盘上的量尺为深颜色的直尺,刻度线为彩色线条。两个量尺形状相同、刻度对应,固定在测量盘上,两个直尺间设有一定的平行间距,构成捋根槽,用于捋直弯曲的幼根,以便准确测量根长。量尺的一端为圆弧形,使捋根槽的入口呈喇叭口状,方便根苗进入。量尺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测量的植物幼苗大小决定,例如10—20厘米。推板为可以移动的透明塑料板,放置在测量盘内;透明是便于读取量尺上的数据。推板的作用是推动幼苗幼根的基部移动至基准点,同时利用捋根槽狭窄而笔直的空间将弯曲的幼根捋直,到达准确测量根长的目的。
本发明将传统的以直尺测量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的方法,改为将禾谷类幼苗放在平面的测量板上测量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
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将禾谷类幼苗放置在测量盘的入口处,使一条幼根进入捋根槽的入口,用推板沿捋根槽推动幼苗根部的谷物种子,将弯曲的幼根在捋根槽内捋直,当种子的发根点到达基准点0时停止;此时,基准点一侧的根部尖端对应的量尺刻度为根长;基准点另一侧的幼苗顶端对应的量尺刻度为苗长;根长加苗长为根苗总长度。
本发明可以测量禾谷类幼苗,也可以根据需要测量其它作物幼苗。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使用方便,彻底改变现有直尺测量根苗长度不方便的缺点。
2、测量速度快、测量准确。
3、适用于多种作物的根苗长度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构造图。
图中:1为测量盘;2为测量尺;3为推板;4为基准点;5为刻度;6为捋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禾谷类幼苗根苗长度测量板,由测量盘1、量尺2组成,测量盘1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厚度3毫米的蓝色塑料板,四周有边框。两个量尺2形状相同、刻度对应,由深颜色的塑料制成,固定在测量盘1的中部。量尺2总长36厘米,一端为圆弧形,厚度1毫米。两个量尺平行设置,中间间隔1毫米,间隔部分为捋根槽6。测量盘1内设有可以移动的推板3,推板3长15厘米、宽4厘米,为透明直尺。量尺2的内侧中部刻度有基准点4;基准点4刻度为0。基准点4的两侧设有测量根苗长度的刻度5,分别为12厘米。
测量根苗长度实例1:
测量小麦幼苗根苗长度:测量时从培养皿内取出催芽8天的小麦幼苗,放入测量盘1内,幼苗放入捋根槽6的入口处,手持推板3,沿量尺2的上部推动幼根的基部至基准点0位置处,在推动的过程中,使幼苗的种子根在捋根槽中被捋直。测得种子根尖端在量尺2上的刻度5读数为9.5厘米;测得苗的尖端在量尺2上的刻度5读数为6.2厘米;则8日龄小麦根苗总长度15.7厘米。
测量根苗长度实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平,未经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4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