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粒径匀相溶胶颗粒型胱抑素C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3920.2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7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华权高;沈鹤霄;周*;许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径 相溶 颗粒 型胱抑素 测定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匀相溶胶颗粒型免疫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小粒径的匀相溶胶颗粒型胱抑素C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83年Anastasi等首次在鸡蛋清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CPI),后被命名为胱抑素C(CysC)。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也被称为γ-微量蛋白及γ-后球蛋白,属非糖基化的碱性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3KD,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均能产生,经由肾小球滤过并几乎全部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和分解,产生率多处在相对衡定状态。胱抑素C是一种比较接近理想的反映肾小球率过滤的内源性标志物,研究表明该物质不受生理、性别、年龄、炎症等因素影响,体内含量恒定,能早期敏感提示肾功能损害,是近几年新发现用来诊断肾脏疾病的一个理想指标。
研究资料已表明,胱抑素C较血清BUN、Cr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评价肾小球滤过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于胱抑素C的检测方法比较常用的有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匀相溶胶颗粒型免疫测定法。由于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时间短,而且可以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所以成为胱抑素C检测的常规应用技术,但是上述方法反应后会产生沉淀,不利于生化仪的清洗。而后者不仅具有前者的那些优点,也不会产生沉淀,所以在胱抑素C的常规临床应用中可以优先选择匀相溶胶颗粒型免疫测定法。目前该技术已趋于成熟,而且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匀相溶胶颗粒型免疫测定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标记了抗胱抑素C抗体的胶体金,与待测标本中的胱抑素C发生凝聚反应使胶体金颜色发生变化,用540nm检测这种变化,以胱抑素C标准品的标准曲线测出样本中目标检测物胱抑素C的浓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种小粒径匀相溶胶颗粒型胱抑素C检测试剂盒,提供一种特异性的高稳定性的匀相溶胶颗粒型免疫测定试剂盒,可以测定0.027mg/L的胱抑素C含量。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本发明匀相溶胶颗粒型免疫测定试剂盒测定胱抑素C含量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26-32nm胶体金颗粒标记于抗胱抑素C抗体,通过匀相溶胶颗粒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或血浆中胱抑素C含量。采用开瓶稳定性实验检测了该试剂盒与国际知名企业相关产品的的稳定性差异。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1.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一种小粒径匀相溶胶颗粒型免疫测定试剂盒,其用于测定胱抑素C的含量,该试剂盒包含试剂R1和试剂R2以及胱抑素C标准品,试剂R1和试剂R2的体积比为4∶1,所述试剂R1为含有多聚物的缓冲溶液,所述试剂R2为结合有抗人胱抑素C抗体的胶体金的缓冲溶液,其中胶体金颗粒的直径为26-32nm。
2.根据权利要求4-5记载的小粒径匀相溶胶颗粒型免疫测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我们利用开瓶实验检测了本发明和某国际知名品牌试剂盒的稳定性相比较为优。
我们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灵敏度高,能够检测极低水平(约0.027mg/L)的胱抑素C,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另外,本发明的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因此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用于检测血清或血浆中胱抑素C的浓度,适用于临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附图说明
图1显示6种不同含量的胱抑素C参考标准的标准曲线,每个点代表不同含量的胱抑素C参考标准,其中,x轴表示胱抑素C的含量,y轴表示吸光度。
图2显示本发明的试剂和对照试剂(某国际知名公司胱抑素C试剂盒)的相关性。图中的X、Y轴均为测定值(胱抑素C含量mg/L)。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小粒径匀相溶胶颗粒型胱抑素C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试剂R1的配制
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备。
2.本发明试剂R2的配制
I.胶体金溶液的制备
(1)用超纯水配制1%氯金酸和10%柠檬酸三钠;
(2)超纯水配制万分之四氯金酸500ml(20ml 1%氯金酸加480ml超纯水);
(3)加热搅拌至微沸,快速加入与氯金酸质量比为1.2∶1的柠檬酸三钠(即4ml 10%柠檬酸三钠);
(5)加热搅拌至颜色变为酒红色,继续加热搅拌5-8min后停止;
(6)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500nm-560nm处的吸光度值,根据吸光度值分析出波峰的位置,以此大致确定金颗粒的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3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