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高架路上下行车道分别设在线路两侧的高架客运铁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3199.7 | 申请日: | 2010-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田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耕 |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1/04;E01F1/00;B61B1/00;B61B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路上 下行 车道 分别 设在 线路 两侧 客运 铁路 | ||
1.并联高架路上下行车道分别设在线路两侧的高架客运铁路,其特征在于:车辆在高架道路上逆向行驶,主要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并联高架路(3)的上行车道(2)、下行车道(10)分别近距离的设置在高架客运铁路线路(6)、高架客运铁路客站(6z)的两侧,并联高架路(3)的公交站台(4、8)、应急停车区(21、22)、匝道(31、32)在靠近高架客运铁路线路(6)、高架客运铁路客站(6z)的内侧,上行车道(2)、下行车道(10)在靠近高架客运铁路线路(6)、高架客运铁路客站(6z)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高架路上下行车道分别设在线路两侧的高架客运铁路,其特征还在于:在并联高架路(3)、高架客运铁路线路(6)、高架客运铁路客站(6z)的下面,有方便地面过路车辆(1)、行人过路的净空高度(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高架路上下行车道分别设在线路两侧的高架客运铁路,其特征还在于:在并联高架路(3)的车站路段的设有公交站台(4、8),在公交站台(4、8)有楼梯(5、7)连通站厅层(9)、地面(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高架路上下行车道分别设在线路两侧的高架客运铁路,其特征还在于:在并联高架路(3)的应急停车路段设有应急停车区(21、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高架路上下行车道分别设在线路两侧的高架客运铁路,其特征还在于:在并联高架路(3)的匝道路段设有匝道(31、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高架路上下行车道分别设在线路两侧的高架客运铁路,其特征还在于:当高架客运铁路客站(6z)有外侧式的铁路站台(41、42)时,铁路站台(41)与公交站台(4)在同一水平位置,铁路站台(42)与公交站台(8)在同一水平位置,并设有楼梯(5z、7z)连通站厅层(9z)、地面(11)。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所述的并联高架路上下行车道分别设在线路两侧的高架客运铁路,其特征还在于:以上1、2、3、4、5、6项权利要求适用于供右行制车辆使用的并联高架路,也适用于供左行制车辆使用的并联高架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耕,未经田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31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塑自行车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回转式搁板的病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