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2955.4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曹云东;刘晓明;侯春光;徐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0178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旋转 断口 真空 灭弧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特别涉及一种三相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属于高压电器设备关键部位配套技术。
背景技术
真空灭弧室是利用高真空工作绝缘灭弧介质,靠密封在真空中的一对触头来实现电力电路的通断功能的一种真空器件。
目前,三相真空灭弧室普遍应用于工业用电领域,通常采用每相独立灭弧室的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且单相动静触头间做直动式的分合闸运动,使得三相间的分断同步性差,产生较高的过电压和涌流,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其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降低;随着真空开关应用范围的扩大,真空灭弧室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因此,开发、研制和生产一种结构合理、紧凑、体积小、低成本、可开断更高电压、具有双断口三相盘式旋转型结构的真空灭弧室,以满足众多潜在用户所期待和市场急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真空灭弧室结构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成本低、安全性好、可靠性比高、检修容易的三相盘式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本发明的创造性在于采用三相双断口结构,即采用每相双断口的结构开断三相电路,在保证开断更高电压等级的同时具有三相共室的结构,以及旋转式动触头结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操动机构简化的特点,满足了真空断路器分断同步性的要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三相盘式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包括真空灭弧室、静触头、动触头、绝缘外壁,其特征是所述的真空灭弧室为与绝缘轴相连的三相盘式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该绝缘轴的一端与外部驱动电机或转动设备相连,该绝缘轴的另一端伸进三相盘式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内与外缘带三个导体连杆的绝缘盘相连接,每个导体连杆两端设有动触头,与动触头相对应的静触头固定在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外壁上,设置在绝缘盘上的一个导体连杆端面上的动触头和相对应的静触头形成了一相双断口结构,三组静触头和动触头形成三相双断口结构。每相双断口结构共同安装在一个绝缘盘上实现同步分断,三个导体连杆之间采用绝缘盘实现电绝缘,所述绝缘轴带动绝缘盘及其导体连杆上的动触头做旋转运动,使位于三相盘式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外壁圆周上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实现有效地分合完成线路的开断。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绝缘盘可为多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三个导体连杆等分地安装在绝缘盘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与每个导体连杆相对应的两个静触头可分别接入三相电路中的一相,绝缘轴带动绝缘盘及其导体连杆上的动触头做旋转运动,使位于三相盘式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壁圆周上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实现有效同步地分合完成三相线路的开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三相双断口结构,即采用每相双断口的结构开断三相电路,在保证开断更高电压等级的同时具有三相共室的结构,以及旋转式动触头结构,满足了真空断路器分断同步性的要求使设备的运动部件大为减少,空间布置紧凑,设备结构更趋简化,既方便了使用者操作和检修维护,也有效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整个真空断路器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 绝缘外壁,2 静触头,3 动触头,4 绝缘轴,5 绝缘盘,6 导体连杆,7 三相盘式旋转型双断口真空灭弧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2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