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充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2202.3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章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达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H01R24/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充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连接器,特别适用于电动观光车、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巡逻警车、电动环卫车等充电车辆的电动车充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电动观光车、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巡逻警车、电动环卫车等充电车辆的电动车充电连接器主要包括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充电插头与充电机相连,而充电插座则与车上的电池相连。使用时,充电插头上的插套与充电插座上的插销插接配合即接通电路实施充电。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由于采用这类电动车充电连接器给车辆充电时,车辆处于充电工作状态,一旦人为疏忽启动车辆行驶时就等于强行切断电动车充电连接器,不仅会造成电动车充电连接器损坏,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充电连接器,该电动车充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动切断车辆的启动电路,防止车辆意外开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充电连接器,包括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头上设有插套,而充电插座上设有与插套配合的插销;所述充电插座上还设有控制车辆启动电路通断的常闭型微动开关,所述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插接时,所述常闭型微动开关断开。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常闭型微动开关具有触发杆,该触发杆突出充电插座的端面;而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插接时,充电插头的端面压抵触发杆而驱使常闭型微动开关断开。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常闭型微动开关具有触发杆,而充电插头上设有与触发杆相对的触发顶针;所述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插接时,触发顶针压抵触发杆而驱使常闭型微动开关断开。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触发杆没于充电插座端面上设有的触发杆保护孔内。
本发明中同常规技术一样,充电插头上的插销由地插销和主插销组成,而充电插座上的插套由地插套和主插套组成,所述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插接是指插销中的地插销已插入插套中的地插套内,而主插销与主插套还没有接触时的状态,至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完全插接到位的整个过程;所述的插接到位即指主插销插入主插套内且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端面相抵,致使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两者间无法再深入配合的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电动车充电连接器,当其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插接时,借助常闭型微动开关能够始终断开车辆的启动电路,阻止车辆意外开动,从而有效确保充电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工作可靠性,尤其能够防止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中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插接匹配状态剖面图;
图2为图1中充电插座立体结构视图。
其中:1、充电插头;101、插套;2、充电插座;201、插销;201a、地插销;201b、主插销;3、常闭型微动开关;301、触发杆;4、触发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电动车充电连接器,包括充电插头1和充电插座2,所述充电插头1上设有插套101,而充电插座2上设有与插套101配合的插销201,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销201由地插销201a和两个主插销201b组成,而相应的插套101则由地插套和两个主插套组成。所述充电插座2上还设有控制车辆启动电路通断的常闭型微动开关3,所述常闭型微动开关3具有触发杆301,而充电插头1上设有与触发杆301相对的触发顶针4;所述充电插座2与充电插头1插接时,触发顶针4压抵触发杆301而驱使常闭型微动开关3断开。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插头1和充电插座2的插接是指插销201中的地插销201a已插入插套101中的地插套内,而主插销201b与主插套还没有接触时的状态,至充电插头1和充电插座2完全插接到位的整个过程;所述的插接到位即指主插销201b插入主插套内且充电插头1和充电插座2的端面相抵,致使充电插头1和充电插座2两者间无法再深入配合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由于充电插座2上设有控制车辆启动电路通断的常闭型微动开关3,故当充电插头1和充电插座2插接时,常闭型微动开关3能够始终断开车辆的启动电路,阻止车辆意外开动,从而有效确保充电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工作可靠性,尤其能够防止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达电气(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怡达电气(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2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型巡线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恢复活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