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碘化锂非水电解液色度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1971.1 | 申请日: | 201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川;王磊;于洪礼;杨光;廖红英;孟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05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碘化 水电 色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碘化锂非水电解液色度及防止电解液氧化变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作用的离子导体,它本身的性能及其与正负极形成的界面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池的性能。优良的锂电池非水电解液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化学稳定性好,与电池内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和集流体(一般用铝箔和铜箔)不发生化学反应;(2)电化学稳定窗口宽;(3)离子电导率高,电子电导率低;(4)温度范围合适即沸点高,熔点低;(5)安全低毒,无环境污染。
锂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容易在运输和储存时发生变色,尤其是碘化锂电解液存放1-2天就会发生颜色变深的现象,影响其使用效果。造成碘化锂电解液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在储运过程中,碘化锂被氧气等物质氧化生成碘单质,使电解液的颜色发红,随着氧化锂持续氧化分解,电解液就会失效。因此抑制碘化锂氧化分解,稳定其非水电解液的色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中国专利“一种碘化锂有机电解液的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1227002A)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把带结晶水的碘化锂盐在100℃-180℃干燥,在露点温度低于-30℃下溶解与有机溶剂中,加入含锂的除水剂,在20℃-80℃处理,反应1h-200h,过滤后得到碘化锂有机电解液。该电解液在制备过程中未控制环境中的含氧量,因此容易发生氧化变色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碘化锂非水电解液色度的方法,通过在非水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氢化物或金属硼氢化物,这类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从而有效防止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并抑制其变色。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碘化锂非水电解液色度的方法,在非水电解液有机溶剂中加入金属氢化物或金属硼氢化物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重量含量在0.001%-3%之间。
进一步地,金属氢化物通式为MHx,其中M为第一主族或第二主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x值为1-2;所述金属硼氢化物通式为MBHy,其中M第一主族或第二主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y值为1-2。
进一步地,非水电解液有机溶剂为碳酸酯类和醚类。
进一步地,碳酸脂类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丁酯、碳酸乙丁酯、碳酸二丁酯、氯代乙烯碳酸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丙酯、碳酸乙异丙酯、碳酸甲丙酯或碳酸甲异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醚类为乙醚、甲乙醚、乙二醇独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氧五环或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非水电解液为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
进一步地,非水电解液中的锂盐为碘化锂。
本发明的提供的稳定碘化锂非水电解液色度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碘化锂的氧化分解,保证电解液的品质稳定,在储存30天的情况下色泽基本不发生变化,也不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本发明中配制电解液的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实施例1
在露点低于-40℃、含氧量小于2ppm的环境下配制二氧五环、乙二醇二甲醚和碳酸丙烯酯有机溶剂,其体积比为1∶1∶1;当水分降至10ppm时,加入万分之二的氢化锂,密封冷冻至-10℃;加入添加剂碘化锂,配制溶液浓度为1mol/L,摇匀,得到碘化锂有机电解液。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未经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1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