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构造含逆掩断裂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80300.3 | 申请日: | 201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洪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李晓林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构造 含逆掩 断裂 地震 反演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中对储层的预测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地震勘探领域中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记录是震源产生的地震子波传播到地下遇到反射界面反射回地震后被记录的结果。通常认为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可以简化成Wilson模型方程,即地震记录是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的褶积结果。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受介质的密度、孔隙度、流体类型、流体含量等物性参数影响,地下介质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滤波器,因此,地面接收的地震信号是地下介质的综合响应。
地震反演是根据反射地震记录求取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反问题求解的统称。目前地震反演方法主要有道积分、稀疏脉冲反演、基于模型的反演、随机反演等算法。但这些反演计算都是在正断层或无断层的模型下计算的,当地层含逆断层时,要么上下盘分开两次计算,要么舍去逆断层信息,而无法完成含逆断层的反演计算。然而,随着地震勘探开发的发展,现在已经过渡到复杂构造勘探阶段,含逆掩断裂的地质构造已经成为勘探开发中非常普遍的地质现象,如文献出处为《煤田地质与勘探》,作者为伍泽民;谢卫东,出版日期为1999年01期,篇名为“芙蓉煤矿B_2煤层逆掩断层预测探索”的期刊文件通过对芙蓉煤矿B煤组下分层B2煤层中出现的一种特殊逆掩断层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定量预测预报方法——相对层间距高差值法。
但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常规的反演方法仍然无法解决含逆掩断层上下盘反演计算无法一次计算完成,和断层下盘信息丢失的技术问题,无法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杂构造含逆掩断裂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含逆掩断层上下盘反演计算无法一次计算完成,和断层下盘信息丢失的技术问题,并能够对含逆断层的地质模型上下盘同时反演计算,综合利用上下盘数据,增大了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的可预测面积,使反演结果断层下盘数据可信,断层断点清晰,储层边界清晰。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杂构造含逆掩断裂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用测井曲线与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子波wi(t)或制作理论地震子波wi(t),理论地震子波和提取地震子波是不同方法得到的同一个参量。
(2)根据地震波传播的褶积数学物理模型,用测井曲线制作合成地震记录Si(t)=wi(t)*Ri(t),其中Si(t)为合成地震记录,wi(t)为地震子波或理论地震子波,*为褶积算符,Ri(t)为由测井曲线计算得到的反射系数序列;
将合成地震记录与过井地震剖面进行对比,确定地震剖面与测井曲线之间的时深关系;
(3)导入地震解释层位和断层,在断层区域外采用正常建模方式即采用测井曲线井间加权方式插值,和在断层区域内,根据地层接触关系是顶超、底超或是整合确定测井曲线插值方式,顶超为自下向上取值,底超为自上向下取值,整合为取整段值,取完值后完成插值工作,建立地震反演初始模型;
(4)对原始地震数据和初始模型数据进行加密重采样,根据地震反演初始建模建立时的分区模式,即分为断层区域外和断层区域内两种模式,分块加载计算,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计算出反演结果;
(5)对求得的反演结果进行切片、过滤等处理,进行地质解释。
在上述步骤(1)中的地震子波提取,可以采用统计法单独由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子波,也可以用相关法由地震数据和声波测井曲线、密度测井曲线提取地震子波,理论地震子波可以是雷克子波,也可以是带通子波。
在上述第(2)步中,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对比时,首先根据地质分层数据和地震剖面的初始速度范围,确定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相对应的层段的初始区域,然后比较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的波组特征,计算相关系数,上下移动调整合成记录位置,直到与地震剖面波组特征对应上,且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就可以得到相对应的时深关系。
在上述第(3)步中,反演初始模型的建立,控制数据是输入的地震解释层位和断层数据,即根据每层的控制,将测井曲线在空间上插值,在断层区域内则需要另外加上接触关系的控制约束。
上述第(4)步中,加密重采样需要根据反演要求的精度和参与反演计算的数据的长度来决定,通常情况下重采样到1ms或0.5ms就能满足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0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