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s-芳樟醇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79969.0 申请日: 2010-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2071155A 公开(公告)日: 2011-05-25
发明(设计)人: 陈坚;刘继栋;孙明雪;周景文;堵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9 分类号: C12N1/19;C12N15/52;C12P7/02;C12R1/865
代理公司: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代理人: 王秀丽
地址: 21412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芳樟醇 基因工程 及其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产s-芳樟醇的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尤其是一种分子手段改造萜类生产(MVA)途径并异源引入s-芳樟醇合成酶,从而调控代谢流实现s-芳樟醇过量积累的方法,属于遗传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芫荽醇,学名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芳樟醇属链状萜烯醇类,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还有左旋(s)、右旋(l)两种光异构体。在不同的来源中,多为异构体的混合物。消旋体存在于香紫苏油、茉莉油中,或是化学合成的芳樟醇中;左旋体s-芳樟醇存在于芳樟油、黄樟油、香柠檬油、薰衣草油、玫瑰木油等精油中。

芳樟醇是重要的香料,用于花香型香精、香水、香皂和芳香工业等,是香水香精、家化产品香精及皂用香精配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香料品种。芳樟醇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用作维生素E和异植醇的合成前体。目前以松节油合成s-芳樟醇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但存在很多问题,如合成线路长、副产物多且无法控制、有害中间产物残留等,严重影响了其使用的安全性。利用发酵法生产s-芳樟醇和其它单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思路。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均来源于共同的前体——异戊二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在酿酒酵母中,IPP是由乙酰辅酶A经过甲羟戊酸(MVA)途径生成的。IPP可以进一步生成香叶基焦磷酸(Geranyl pyrophosphate,GPP)和法尼基焦磷酸(Farnesyl pyrophosphate,FPP)等异戊二烯二磷酸同系物,在特定的萜类合成酶和修饰酶作用下,最终形成种类繁多的萜类化合物。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s-芳樟醇国内未见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s-芳樟醇的基因工程菌通过改造甲羟戊酸(MVA)途径引入来源于Actinidia arguta的芳樟醇合成酶,达到异源高效生产s-芳樟醇的目的。

所述酵母工程菌含有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

所述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克隆于PRS304。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s-芳樟醇的基因工程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

1)优化genebank ID: GQ338153合成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

2)将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与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表达载体;

3)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后得到基因工程菌。

下面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描述:

质粒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根据NCBI公布的s-芳樟醇合成酶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合成;将人工合成的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克隆到整合质粒PRS304(购自德而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货号:YV8002)构建整合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转化酿酒酵母CEN.PK2-1C (MATaura3-52; trp1-289; leu2-3,112; his3D 1; MAL2-8CSUC2)。PCR (F1:5’GGACTAGTATTATTCATGGCCAGCTTCAACAGG3’; 

R1: 5’CGGAATTCTATTACAGCATCTTTCGATACATC3’), 验证阳性转化子(含有1.9kbp条带)。

工程菌CEN.PK2 linalool的种子培养及发酵:

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20 g,1.7 g YNB和5 g硫酸铵g,亮氨酸0.2g,组氨酸0.2g,尿嘧啶0.2g,pH5.6。在制作斜面和平板时加入20琼脂,115 °C灭菌20 min。

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20 g,1.7 g YNB和5 g硫酸铵g,亮氨酸0.4g,组氨酸0.4 g,尿嘧啶0.4g,pH5.6。在制作斜面和平板时加入20琼脂,115 °C灭菌20 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9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