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聚氨酯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9351.4 | 申请日: | 201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宁;廖玉;陈仕箐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44;C09D7/12;C09D175/04;C09D175/08;C09D17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张少君 |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聚氨酯 固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涂料内的固化剂及聚氨酯涂料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涂料以其突出的性能,优良的保护性.以及优异的耐低温和施工方便性。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家庭办公的装饰与保护。近年来,聚氨酯涂料在涂料行业中的位置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木器涂料中,聚氨酯涂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固化剂的选择起着关材的作用,它的应用与发展备受关注。固化剂又名硬化剂、熟化剂或变定剂,是一类增进或控制固化反应的物质或混合物。树脂固化是经过缩合、闭环、加成或催化等化学反应,使热固性树脂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剂来完成的。
目前聚氨酯涂料中的固化剂中含有有机溶剂二甲苯、甲苯、醋酸丁酯、环已酮,溶剂释放在空气中污染大,而且成本高,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机溶剂是危险化学,易燃易爆,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固化剂,本发明所形成的固化剂能和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醇酸树脂混合反应形成膜,且既能用于常温固化的木质、金属、塑料等表面的水性涂料配制,也能用于配制高温固化的涂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固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固化剂能和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醇酸树脂混合反应形成膜,且既能用于常温固化的木质、金属、塑料等表面的水性涂料配制,也能用于配制高温固化的涂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水性聚氨酯固化剂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聚碳酸酯二醇、醋酸乙酯和催化剂;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甲苯二异氰酸酯 18-25%
三羟甲基丙烷 1-5%
聚乙二醇 0.01-40%
聚碳酸酯二醇 0.01-40%
醋酸乙酯 20.01-80%
催化剂 0.1-0.5%。
作为改进,用丙酮替代醋酸乙酯,其他各原料和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不变。
作为改进,水性聚氨酯固化剂还包括丙酮,其中醋酸乙酯占整个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20-40%,丙酮占整个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0.01-40%,其他原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不变。
作为具体化,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甲苯二异氰酸酯 20-23%
三羟甲基丙烷 2-3%
聚乙二醇 11-30%
聚碳酸酯二醇 10-29%
醋酸乙酯 25-34%
丙酮 12-31%
催化剂 0.2-0.3%。
作为具体化,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甲苯二异氰酸酯 22%
三羟甲基丙烷 2.5%
聚乙二醇 14%
聚碳酸酯二醇 17.1%
醋酸乙酯 33%
丙酮 11%
催化剂 0.4%。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化,所述的催化剂为三正丁基磷和/或磷酸。
为达到上述的另一目的,一种水性聚氨酯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在一个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通N2保护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8-25%的甲苯二异氰酸酯、重量百分比为20.01-80%的醋酸乙醋,加热升温到40-50℃,然后,把重量百分比为1-5%的三羟甲基丙烷分三批投入反应,然后在70-80℃保温3-5小时,检测NCO的重量百分含量,当固含为55-65%时,降温至43-48℃,将重量百分比为0-40%的聚乙二醇分两批投入反应,然后在58-63℃保温3小时;加入三正丁基磷,在50℃-60℃之间保温反应2.5-4小时,加入磷酸,冷却至20-30℃,即可出料。
作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改进,用丙酮替代醋酸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9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个人修饰装置柄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