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热式微波热水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010579210.2 | 申请日: | 201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嘉言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16 | 分类号: | F24H1/16;F24H9/18;F24H9/20;C02F1/02;C02F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9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式微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是一种即热式微波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就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
储水式电热水器的优点是干净、卫生,不必分室安装,不产生有害气体,调温方便,高档产品还有到达设定温度后自动断电、自动补温等功能,最新型的还内置了阳极镁棒除垢装置。多数产品由于采取了过压、过热、漏电三重保护装置,在使用中更为安全。缺点是价格偏高,加热漫,占空间,不适合人口多的家庭使用。再有,由于其内胆是全封闭的,有条件的消费者最好选用带有玻璃化搪瓷保温内胆的产品,以尽可能地延缓结垢的速度。储水式电热水器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是内胆,内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热水器的使用寿命,所以普通的不锈钢焊接内胆产品虽然比由一次烧结成型的双层玻璃化搪瓷内胆的产品在价格上要低一半以上,但使用寿命也只有后者的1/5到1/3。即热式热水器的优点是方便、省时、不占空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热损耗,缺点是价格贵,对电表、电线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有至少30安培的电表、4平方毫米截面的铜线,因此居住在老房的家庭不便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消费者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选购了一些功率小于4000W的此类产品,但冬天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水温不够热的问题。
对于电加热的热水器一般原理都是一样,而同样,微波也具有加热功能,而且速度更快,还具有节能、介质受热均匀、防霉杀菌等优点,可以将微波进一步应用到热水器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即热式微波热水器。
即热式微波热水器,主要由热交换箱和加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箱、内胆、微波发热管、加热功率调节器、温度控制器、水量调节龙头、触发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微波发热管位于热交换箱内部,进水管有多根独立盘管缠绕在微波发热管上,触发器设置在进水管前端,温度控制器与加热功率调节器、水量调节龙头连接,温度控制器可以设置出水的温度范围,相应的调节好加热功率调节器的加热功率和进水速率,内胆外壁上设有金属纤维防辐射层,纤维直径在2-10微米,在水箱外壳和内胆之间为保温层,填充有有机吸音保温材料。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采用一种微波加热的方式对水进行加热,采用一般的电加热都会出现加热不均的现象,而采用微波进行加热,就很好的避免了这一为题,而且还能同时具有杀菌的效果,多根盘管加热可以实现即热,加快速率较快,又节约用电。
附图说明
图为即热式微波热水器剖面图
其中:1,进水端;2,水量调节龙头;3,热交换箱;4,出水端;5,内胆;6,保温层;7,盘管;8,加热功率调节器;9,温度控制器;10,微波发热管;11,出水端;12,触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该热水器包括:热交换箱3、内胆5、微波发热管10、加热功率调节器8、温度控制器9、水量调节龙头2、触发器12、进水管和出水管,微波发热管10位于热交换箱3内部,进水管有多根独立盘管7缠绕在微波发热管10上,触发器12设置在进水管前端,温度控制器9与加热功率调节器8、水量调节龙头2连接,温度控制器9可以设置出水的温度范围,相应的调节好加热功率调节器8的加热功率和进水速率,内胆外壁上设有金属纤维防辐射层4,纤维直径在2-10微米,在水箱外壳和内胆之间为保温层6,填充有有机吸音保温材料,首先在温度控制器9上设置好需要的水温,进水端1进水时,会触发触发器12开始微波加热,热水从出水端11流出,关掉进水端时则自动停止微波加热。
将本发明应用于热水器中,采用一种微波加热的方式对水进行加热,由于储水式热水器一般的水都是静止的,采用一般的电加热都会出现加热不均的现象,而采用微波进行加热,就很好的避免了这一为题,而且还能同时具有杀菌的效果,加快速率较快,又节约用电,可以节约约25%的用电量,是热水器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嘉言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嘉言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9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重型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 下一篇:高地隙车辆驱动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