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鱼腥草合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9124.1 | 申请日: | 201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江崇波;马全民;郑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惠松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鱼腥草 合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鱼腥草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的复方鱼腥草合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员频繁,各个流动环节方位不力,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上呼吸道感染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季多见,随着季节性的传播,发病率集中在人群稠密的地方,且因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易感季节发病率很高,来势较猛,对儿童、老人及机体免疫力不强的人威胁很大,对人民健康和工作生产也往往带来较大影响。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证属中医“外感风热证” 范畴。外感风热,系由风热之邪侵袭肌表,邪正相争,营卫失和,阳盛于外而致病。《温热论》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风为六淫之首,风热病邪入侵,手太阴肺首当其冲,正如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论“肺位最高,邪必先伤”。邪袭上焦肺卫,肺主气属卫,肺合皮毛而统卫,卫表失和,肺气失宣,病变初起即见发热,微恶风,汗出不畅。风热犯表,正气抗邪,故发热。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喉肿痛,咽燥口渴,鼻流浊涕。症见咽部喉核高肿而根脚收束,表面高低不平,呈深红色,有时患处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小星点,或被有一块黄白色脓样膜状物,易于拭破,拭去后也不出血。此时治疗当以祛邪为关键,如《瘟疫论》所指出:“大凡客邪贵乎早治,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故此应以疏风清热、消肿解毒为主。方中,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肿,以清上焦气分之热毒,用量独重,为本方君药。黄芩,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板蓝根,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上两味协助君药以加强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为臣药。金银花,甘、寒,功能清热解毒,宣散风热。连翘,苦、寒,功能清热解毒,金银花与连翘共为佐药,除有清热解毒功能外尚能辛凉透邪,宣散风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宣散风热之功,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疼痛,扁桃腺炎。
现有复方鱼腥草制剂的制备方法存在的缺点,1.未能利用鱼腥草、连翘和金银花所含的具有辛凉透邪,宣散风热功能的芳香性成分。2.醇沉工序酒精含量太高,致使方中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成分损失过多。而申请号为CN01100711.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复方鱼腥草制剂药物,它是以纳米鱼腥草,纳米板蓝根,纳米黄芩,纳米金银花,纳米连翘为原料, 按比例配制,制成新的药物制剂,其颗粒细度达1200-1500目,粒径为0.1-200nm,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小于100nm,并具有新的物性。采用微波萃取、减压浓缩、超音速射流技术喷雾干燥等步骤制成。该方法的不足是所用生产设备为非常规设备,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产品价格将会大幅提高,致使患者负担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复方鱼腥草合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料药中的功效成分,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一种复方鱼腥草合剂的制备方法,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为原料药加辅料制备,该方法包括提取、过滤、浓缩、合剂配制,所述的提取是预先将鱼腥草、连翘、金银花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芳香水后,药渣再加水煎煮,滤过,得到的煎煮液与黄芩、板蓝根的煎煮液合并,进行过滤和浓缩。而现有技术是将全部药材一同煎煮,未能收集鱼腥草、连翘和金银花所含的芳香性成分。本发明是先提取鱼腥草、连翘和金银花的芳香性成分,然后再进行煎煮,提高了产品的辛凉透邪,宣散风热功效。本发明制得的复方鱼腥草合剂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扁桃腺炎。与常规方法制得的复方鱼腥草合剂相比,功效成分含量高,以黄芩苷为例,含量提高了3倍以上;减少服用量,由每次3支减少为每次1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还包括醇沉步骤,具体是:取浓缩得到的浓缩液,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50~60 wt%,搅拌均匀,静置,取上清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1.30。与现有技术醇沉时乙醇含量达70%相比,更多地保留了黄芩、金银花和连翘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水溶性成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清液于65~70℃回收乙醇。减少由于温度过高对功效成分造成的破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药渣加8~10倍重量的水煎煮1~1.5小时。尽可能地将功效成分提取完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惠松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惠松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9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