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DM的生产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9002.2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苗进之;刘志勇;王奎亮;张基础;薛玉聪;毛国先;严敬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开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78 | 分类号: | C07D277/78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硫化 促进剂 dm 生产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进一步是化工助剂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DM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橡胶助剂――硫化促进剂DM生产过程中,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硫化促进剂的研究与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以往的硫化促进剂的制备会产生大量的尾气以及有害物质,所以硫化促进剂的工业化生产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DM的清洁生产工艺急需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DM的生产新工艺,该工艺方法简单易操作,整个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DM的生产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DM的清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釜中加入400-600公斤促进剂M,充分打浆0.8-1.2小时(一般选择充分打浆1小时),在打浆的同时加入5-10公斤催化剂醋酸铜,然后以每小时80-150L的速度滴加含量为10%-20%的双氧水,反应终点出料、甩干、烘干。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所述的促进剂M数量优选为450-550公斤,充分打浆1小时,在打浆的同时加入7-8公斤催化剂醋酸铜,然后以每小时100-120L的速度滴加含量为10%-20%的双氧水,反应终点出料、甩干、烘干。
所述反应终点指:用1%的油酸钴测定,测定方法为:取少量物料放入加有50毫升丙酮的试管中,再滴入油酸钴,如果溶液不变绿,则反应到终点。
所述反应终点指:用PH试纸测定,当显示为3时,则反应到终点。
本发明中,促进剂M,醋酸铜,双氧水采用工业级产品,促进剂M可以是含量为95%以上;丙酮和油酸钴可采用试剂级产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效果:采取双氧水直接氧化DM,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整个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该工艺的运用有利于橡胶助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将400公斤促进剂M投入反应釜中,充分打浆1小时,在打浆的同时加入5公斤催化剂醋酸铜,然后以每小时80L的速度滴加含量为10%的双氧水,临近反应终点用1%的油酸钴测定,测定方法为:取少量物料放入加有50毫升丙酮的试管中,再滴入油酸钴,确定溶液没有变绿后,出料、甩干、烘干,即得到高纯度橡胶硫化促进剂DM。
实施例2:将500公斤促进剂M投入反应釜中,充分打浆1小时,在打浆的同时加入6公斤催化剂醋酸铜,然后以每小时100L的速度滴加含量为10%的双氧水,临近反应终点用1%的油酸钴测定,测定方法为:取少量物料放入加有50毫升丙酮的试管中,再滴入油酸钴,确定溶液没有变绿后,出料、甩干、烘干,即得到高纯度橡胶硫化促进剂DM。
实施例3:将550公斤促进剂M投入反应釜中,充分打浆1小时,在打浆的同时加入8公斤催化剂醋酸铜,然后以每小时120L的速度滴加含量为10%的双氧水,临近反应终点用1%的油酸钴测定,测定方法为:取少量物料放入加有50毫升丙酮的试管中,再滴入油酸钴,确定溶液没有变绿后,出料、甩干、烘干,即得到高纯度橡胶硫化促进剂DM。
实施例4:将600公斤促进剂M投入反应釜中,充分打浆1小时,在打浆的同时加入10公斤催化剂醋酸铜,然后以每小时150L的速度滴加含量为10%的双氧水,临近反应终点用1%的油酸钴测定,测定方法为:取少量物料放入加有50毫升丙酮的试管中,再滴入油酸钴,确定溶液没有变绿后,出料、甩干、烘干,即得到高纯度橡胶硫化促进剂D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开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省开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9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