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针状纳米晶须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8688.3 | 申请日: | 201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4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石光;陈红雨;李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10 | 分类号: | H01M10/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廖继海 |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状 纳米 蓄电池 胶体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针状纳米晶须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由含硅凝胶剂、流动改进剂、复合添加剂及电解液组成;所述流动改进剂选自铝、镁、钾或钙的化合物的针状纳米晶须;所述复合添加剂包括占胶体电解质0.5~4.5重量%的多元醇、0~0.8重量%的硫酸钴、2.6~6.5重量%硫酸钠以及2.5~6.5重量%的磷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凝胶剂为比表面积为100~300m2/g的SiO2,其在胶体电解质中的含量为2.5~13.6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改进剂是硼酸镁晶须、硼酸铝晶须、四钛酸钾晶须、六钛酸钾晶须、硅钙镁晶须、硫酸镁晶须、硫酸钙晶须、铝酸镁晶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改进剂的直径为1~30nm,长度为5~250nm,长径比为(5~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改进剂占胶体电解质的0.03~0.8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是海藻酸钠、季戊四醇、聚乙烯醇1799及魔芋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为稀硫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硫酸的质量浓度为35~45%。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硅凝胶剂分散到质量浓度为35~45%的硫酸溶液中;升温至50℃~55℃下强烈搅拌3~5小时,得到胶体分散液甲;
(2)将流动改进剂分散于上述胶体分散液甲中,并强烈搅拌1~2小时,降至室温,得到胶体分散液乙;所述流动改进剂选自铝、镁、钾或钙的化合物的针状纳米晶须;
(3)将复合添加剂溶解到上述胶体分散液乙中,搅拌1~2小时,制成均一溶液,得到具有优异触变流动性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复合添加剂包括占胶体电解质0.5~4.5重量%的多元醇、0~0.8重量%的硫酸钴、2.6~6.5重量%硫酸钠以及2.5~6.5重量%的磷酸,蓄电池胶体电解质中,含硅凝胶剂的质量浓度为2.5~13.6%,流动改性剂的质量浓度为0.03~0.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池胶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凝胶剂为比表面积为100~300m2/g的S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6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