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锂电解质KCl-LiCl中杂质CaCl2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78152.1 | 申请日: | 201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李素贞;申淼;楼经纬;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C3/02 | 分类号: | C25C3/02;C25C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谈顺法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电解质 kcl licl 杂质 cacl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金属Li的提纯工艺,属于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熔盐电化学方法去除锂电解质KCl-LiCl中杂质CaCl2的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金属锂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熔盐电解法和真空热还原法。该方法系采用氯化锂为原料,为降低熔点,采用氯化锂含量为55wt%、氯化钾含量为45wt%的LiCl-KCl共晶体系,在390℃~450℃之间进行电解。氯化锂在熔融状态下呈离子状态存在,电解进行时氯离子移动至阳极,在阳极失去电子形成氯气;锂离子向阴极移动并在阴极还原得到金属锂,其密度仅为熔盐密度的1/3。随着电解的进行锂会逐渐上升到电解质表面或到锂收集室。
对金属锂产品纯度的要求因用途而异,纯度为99.9wt%的锂,可以通过改进熔盐电解工艺直接制取,如采用高纯度的原料和减少电解槽内衬的污染。如果原料的纯度无法满足,通常得到的金属锂的纯度在98-99%,无法满足合金、核反应器以及电池对金属锂纯度的要求,因此,必须对金属锂进行提纯。提纯金属锂常用的方法是真空蒸馏法。该法是在600-800℃下在不锈钢蒸馏炉内进行的,该蒸馏方法需要将锂大部分蒸发,每公斤纯锂需要耗用52度电,电能消耗大,蒸馏效率低。同时由于蒸馏温度高,设备产生严重腐蚀,增大了高纯金属锂的生产成本,经估算将纯度为98.5wt%的金属锂提纯为99.9wt%,其成本约10万元/吨。基于以上原因,完全有必要对杂质去除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初级锂产品的纯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在电解生产金属Li之前,采用电化学方法去除锂电解质KCl-LiCl中的CaCl2杂质,达到净化KCl-LiCl的目的。净化后的KCl-LiCl电解质,可以降低温度至450℃,作为电解金属锂的原料。该方法从根源上直接降低钙的含量,操作简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去除锂电解用电解质KCl-LiCl中杂质CaCl2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电解质:在LiCl-KCl中添加CaCl2配制电解质LiCl-KCl-CaCl2,其中,LiCl∶KCl的摩尔比为1∶1;CaCl2占LiCl-KCl-CaCl2电解质总质量的1-2wt%;
2、确定Ca的析出电位:采用钨丝作为工作电极;采用Ag/AgCl作为参比电极,即:将Ag丝插入装有LiCl-KCl-AgCl电解质的陶瓷管中,其中LiCl∶KCl的摩尔比为1∶1,AgCl的摩尔数为LiCl-KCl-AgCl总摩尔数的4%;光谱纯石墨为对电极;在450~680℃下,利用循环伏安法以20-200mv/s的扫描速度确定Ca的析出电位;
3、电解:电解时采用金属Sn作为阴极,在680℃下金属Sn成为液态电极;采用Ag/AgCl作为参比电极,即:将Ag丝插入装有LiCl-KCl-AgCl电解质的陶瓷管中,其中LiCl∶KCl的摩尔比为1∶1,AgCl的摩尔数为LiCl-KCl-AgCl总摩尔数的4%;光谱纯石墨作为阳极;在Ca的析出电位下用恒电位电解的方法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3h~6h,Ca即在锡阴极上析出,电解结束后将阴极产物全部取出,然后将电解质温度降到450℃,作为提取金属锂的电解质。
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用LiCl-KCl熔盐电解法制备金属锂时,在电解生产金属锂之前先对电解质KCl-LiCl中的杂质Ca进行去除,从而降低产品Li中杂质Ca的含量。与现有金属Li的提纯工艺相比,本方法方便快捷,无须经过蒸馏法提纯繁琐的工艺流程,即可有效提高金属锂的纯度。有效降低了高纯锂制备的成本,同时该发明采用液态金属Sn作为去除杂质的阴极,成本低,操作方便简单,无需特殊加工。
附图说明
图1除杂用电解槽示意图
其中:1-Ar进口;2-冷却水进口;3-光谱纯石墨阳极;4-石墨坩埚;5-Sn阴极;6-刚玉坩埚;7-Ag/AgCl参比电极;8-冷却水出口;9-Ar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汽车座椅底座
- 下一篇:一种副驾驶汽车座椅锁扣的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