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计算液压金属管路压力、流量和温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8064.1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克强;胡良谋;李永林;侯艳艳;苏新兵;李娜;刘冰;李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5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计算 液压 金属 管路 压力 流量 温度 方法 | ||
1.一种耦合计算液压金属管路压力、流量和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液压金属管路的工作过程按照时间序列等分为N个计算区间,每个计算区间的时间步长为Δt,计算总时长tz=N×Δt,第n个计算区间内包括以下步骤,其中1≤n≤N,且n为整数:
步骤1:计算液压金属管路中油液的物理特性,包括油液的动力黏度μn和油液的密度ρn:
a、根据油液的动力黏度模型
计算油液的动力黏度μn,其中μ0为油液初始压力pref和油液初始温度Tref下的油液动力黏度,bp为压力差对油液动力黏度的一次相关系数,bt为温度差对油液动力黏度的一次相关系数,bt2为温度差对油液动力黏度的二次相关系数,pw为液压金属管路的特征压力,Tw为液压金属管路的特征温度,pi,n为液压金属管路的进口油液压力,po,n为液压金属管路的出口油液压力,初始计算时使用设定值,当n=1时,po,n的初始值取为1bar,当n>1时,po,n的初始值选取为po,n-1,Ti,n为液压金属管路的进口油液温度;To,n为液压金属管路的出口油液温度,初始计算时使用设定值,当n=1时,To,n的初始值选取为环境温度Tenv,当n>1时,To,n的初始值选取为To,n-1;
b、根据油液的密度模型
计算油液的密度ρn,其中vs,n为油液比容,vs0为初始压力和初始温度下的油液比容,ap为压力差对油液比容的一次相关系数,ap2为压力差对油液比容的二次相关系数,at为温度差对油液比容的一次相关系数,at2为温度差对油液比容的二次相关系数,apt为压力差和温度差对油液比容的联合相关系数;
步骤2:计算液压金属管路的油液流量qn:
将步骤1得到的油液动力黏度μn和密度ρn代入油液流量模型
采用迭代方法计算液压金属管路的油液流量qn,当n=1时,qn的初始值取为1L/min,其中当n>1时,qn的初始值选取为qn-1,A为液压金属管路的截面积,λn为液压金属管路的沿程阻力系数,L为液压金属管路的长度,d为液压金属管路的内径,ξ为液压金属管路的局部阻力系数,Ren为雷诺数,voil,n为液压金属管路中油液的平均流动速度;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液压金属管路的油液流量qn以及下游负载特性计算液压金属管路的出口油液压力p′o,n;
步骤4:计算步骤3中得到的出口油液压力p′o,n与步骤1和步骤2中使用的出口油液压力po,n的差值,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定误差ε1时,则重复步骤1至步骤4,并用步骤3计算得到的p′o,n作为步骤1和步骤2中使用的出口油液压力进行迭代计算,若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误差ε1,则将步骤3得到的出口油液压力p′o,n作为以下步骤中使用的液压金属管路的出口油液压力po,n,并继续以下步骤;
步骤5:将经过步骤1至步骤4循环计算后得到的油液动力黏度μn、雷诺数Ren代入换热热流量模型,计算液压金属管路各部分的换热热流量:
a、根据模型
计算油液与液压金属管路管壁的强迫对流换热热流量其中kr,n为油液与液压金属管路管壁的换热系数,Ar为油液与液压金属管路管壁的换热面积,为油液的平均温度,Ts,n为液压金属管路管壁的温度,初始计算时使用设定值,当n=1时,Ts,n的初始值选取为环境温度Tenv,当n>1时,Ts,n的初始值选取为Ts,n-1,Nur,n为油液与液压金属管路管壁换热的努赛尔数,λoil为油液的导热系数,Proil,n为油液的普朗特数,cpo为油液的比热;
b、根据模型计算液压金属管路管壁与环境的辐射换热热流量其中ε为管壁材料的发射率,σ为黑体辐射常数,Arad为辐射换热面积;
c、根据模型
计算液压金属管路管壁与环境的自然对流换热热流量其中kexc,n为液压金属管路管壁与环境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Aexc为液压金属管路管壁与环境的自然对流换热面积,Nuexc,n为液压金属管路管壁与环境自然对流换热的努赛尔数,λair为空气的导热系数,Dexc为换热计算的特征长度,Ran为换热计算的瑞利数,Prair为空气的普朗特数,g为重力加速度,βn为空气的体积膨胀系数,且v为空气的运动黏度;
步骤6:将步骤5中得到的和带入温度微分求解模型,计算液压金属管路各部分的温度:
a、根据微分模型
计算液压金属管路的出口油液温度T′o,n,其中以To,n-1作为微分模型中T′o,n的计算初值,当n=1时,以环境温度Tenv作为微分模型中T′o,n的计算初值,mo为管路内油液的质量,dhe,n为油液焓的变化,α为油液的体积膨胀系数,V为管路内油液的体积,当n=1时,po,n-1取为1bar;
b、根据微分模型计算液压金属管路的管壁温度T′s,n,其中以Ts,n-1作为微分模型中T′s,n的计算初值,当n=1时,以环境温度Tenv作为微分模型中T′s,n的计算初值,ms为液压金属管路管壁的质量,cps为液压金属管路管壁材料的比热;
步骤7:计算步骤6中得到的液压金属管路的出口油液温度T′o,n与步骤1,步骤5和步骤6中使用的出口油液温度To,n的差值;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定误差ε2,则重复步骤1至步骤7,并用步骤7中得到的T′o,n和T′s,n作为步骤1至步骤7中使用的To,n和Ts,n进行迭代计算,若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定误差ε2,则将步骤7得到的T′o,n和T′s,n作为该计算区间内To,n和Ts,n的计算结果;若n<N则开始第n+1个计算区间的计算,当n=N停止计算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计算液压金属管路压力、流量和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液压金属管路的下游负载为薄壁孔口负载,在第n个计算区间内,根据模型
计算液压金属管路的出口油液压力p′o,n,其中pt为外部系统油箱的增压压力,c为流量系数,f为薄壁孔口负载的孔口几何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80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